3上一篇 2012年3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开拓小微信贷新“蓝海”

安徽广德农村合作银行 李英安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企业集团不断涌现,大型企业集团已经成为大型商业银行拓展的客户群体。对大型企业集团客户竞争的白热化,导致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拓展小微企业的资产业务。

  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则受限于资产规模、客户关系、资源能力等诸多条件限制,在参与竞争时不得不选择小微企业作为自己的目标客户群。

  与此同时,政府为促进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也极力倡导扶持小微企业,监管当局更是提出了“两个不低于”的监管目标,给予积极的政策引导,鼓励银行在该领域的大胆创新。

  从小微企业本身来说,灵活的经营机制促使他们异军突起,蓬勃兴起之势也使得他们对于银行信贷资金的渴求日趋强烈,银行与小微企业的“牵手”前景呼之欲出。

  传统观念认为,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大、贷款安全系数低,实则不尽然——小微企业大多属个体私营,业务单一,规模不大,船小好调头。不可否认,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参差不齐,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然而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他们行业众多,分布广泛,即便经过重重筛选,潜在的信贷需求也是非常可观的。银行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只要发现这一巨大的利润增长点,就有可能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做得有利可图,做得风生水起。

  众所周知,小微企业融资难,并不是难在小微企业没有融资需求,也不是难在银行不愿放贷,而是因为小微企业往往没有核心资产做抵押,这已经成为小微企业融资难背后的根本问题。笔者认为,单纯地以小微企业经营风险高,无法提供核心资产担保而否定“小微信贷”并不科学、也并不客观。银行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发现风险而主动回避的态度无可厚非,但我们要清楚,金融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向风险要效益,变被动为主动,变控制防范风险为经营管理风险,才能真正实现风险与收益间的正向平衡。

  发展小微信贷,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在管理的理念上,在面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面前,敢于正视风险,切实提高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才是王道。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