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3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顾客驱动渠道变革

程绍珊

    现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顾客的声音都越来越大了,而且已成为驱动商业社会变革的最主要因素,企业必须面对一个消费者主宰的时代。流通渠道的变革也必然是由顾客驱动的。

  在物资富饶和信息对称的背景下,顾客需求的价值取向、核心内容和消费形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需求越来越趋向于整体解决方案、更多选择与价值体验、便利快捷和权益保障等方面。这使得制造企业仅在其生产线上已无法创造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价值,必须要提升和整合渠道的职能和资源,共同提供完整的产品和服务,并维护好客户关系。

  以前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多地体现为销售产品,即将制造环节生产的产品交付给顾客,收回货款,其最大的职能就是交换价值。而现在渠道的功能必须要升级了,除简单的交易外,还需要承担更多的职能,如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给顾客更多体验与互动的机会、持续深入地给顾客情感关怀等,也就是还要具备价值创造、价值体验、价值沟通和传播等营销职能。

  直接影响渠道变革方向和节奏的就是消费者购买的渠道偏好,由于消费者需求价值取向的变化必然导致其购买行为的变化。过去的顾客更多地是被动、盲从和价格敏感等同质化物质性需求特征,而现在则更多地表现为主动、理性和价值敏感等个性化精神性需求特征,其具体渠道偏好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个性化趋向自由空间

  顾客个性化需求特点体现在其选择取向的差异化、决策的自主性等特点上,尤其对一些高购买度的产品更是如此,如家居建材、消费电子产品和旅游服务等,所以顾客会更多地青睐那些能提供模块化产品,并允许其自主决策的渠道和终端。

  如消费者更喜欢在旅游网站上选择“自由行”产品,以定制自己的观光线路和时间安排,而不是接受旅行社的标准旅游产品。还有的消费者喜欢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参与设计自家的厨房格局和设备,并要求橱柜厂家和经销商能提供这样的“自由空间”,所以橱柜和衣柜的零售终端越来越采用定制方式来吸引顾客了。

  消费趋向便于识别

  年轻的顾客更希望流通渠道和零售终端能容易识别、便于接近,并且品种齐全、方便选择,所以一些名烟名酒店、母婴专卖店、日化用品店等终端业态就是靠上述特点吸引消费者的,如屈臣氏、莎莎等日化专业店。

  先体验后消费时代到来

  消费者还具有“感性的认知”和“理性的购买”的消费特征,其中“感性的认知”更是产生购买决策的关键,在很多新品类和后验性产品的市场中,“先体验、后消费”越来越成为主流购买方式。消费者喜欢能全方位地体验自己心仪的品牌,或尝试全新的产品与服务,所以更希望渠道能给生动的情景化展示,而不是给光秃秃的产品和一本晦涩的说明书。如九阳的豆浆机就是将以前小家电的终端陈列展示,提升为情景体验的终端演示,让消费者能在购买现场操作豆浆机,并品尝到自己做的各色豆浆,很快就促成顾客接受了这个陌生的品类,更接受了九阳这个新的品牌。

  高品质解决方案成需求

  顾客更希望得到的是“高品质产品+专业化服务”的解决方案,要求渠道能为他们提供贯穿“售前、售中、售后”的全程专业服务。

  对于一些照明、空调和壁挂炉等类产品的消费者来说,一时半会儿是难以了解内情的,更不用说能成为参与其中的专家了,他们更需要渠道来提供可靠无忧的服务,如上门测量、方案设计、施工安装、售后维护和提供零部件保障等一条龙服务。

  消费者期待更多关注

  消费者还对渠道有更高的要求,希望产品的买卖只是认识的开始,以后能得到持续的关注、及时的信息、人性化的关怀甚至是情感的交流。能及时安排一些年轻妈妈们的互动活动,使她有个可以交流的圈子,同时还想时不时地诉苦,讲讲心里话。

  这足以表明,只是强调价值交换功能的状态渠道再也无法满足这个新时代的要求了,必须着力培育价值创造和交付功能,同时还需具备价值传播与体验功能。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场从最靠近用户的销售终端,到中间的分销渠道,再到新兴渠道的一场全流通领域的重大变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