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4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省社要闻


  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合作社 助农增收23亿元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获悉,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建成全国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有力地保障了全省的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截至2011年底,全系统已引导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533个,入社农户22万户,带动农户55万户,年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总额达82亿元,助农增收23.2亿元。

  据介绍,目前,全系统已在全省11个市、67个县牵头成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发展乡镇分会685个,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息、技术、咨询、立项、维权、订单销售等多元化服务。同时,省社充分利用自身的组织网络和经营业务优势,领办了一批规模大、服务好、品牌优、带动力强的专业合作社,涌现出克山县昆丰大豆、宁安市渤海镜泊湖大米、饶河县饶峰养蜂、讷河鲁民马铃薯粉条等一大批专业合作社的典型。其中,宁安市渤海供销合作社领办的镜泊湖大米专业合作社拥有镜泊湖、石板等自主品牌商标,水稻种植面积8万亩,水稻产量2.5万吨,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500元。

  此外,省社还增强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能力。近年来,省社组织实施了寒地黑土“千社千品”工程,以省寒地黑土农业物产集团和省寒地黑土农业物产协会骨干会员企业为龙头,推动了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目前,加入寒地黑土“千社千品”工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00多家,注册产品商标620个,实现助农增收7.6亿元。2012年,黑龙江省社将进一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力度,力争到年底引导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达7000家,其中由供销合作社系统领办的要达3000家。

  (任 闻)

  天津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形成六大主导行业

  本报讯 近年以来,天津市供销合作社以天津市委开展的“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速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主导行业发展,前3个月实现营销总额达75.8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达685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8%和36.6%。

  据介绍,天津市社把经营网络建设作为重要的发展基础。截至目前,全系统已拥有遍布城乡的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点2200多个,其中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超市35个,这些网点的建设在促进农村商品流通、拉动内需、稳定物价上发挥着主导作用。今年“两节”期间,市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并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针对农村市场和农民消费的特点,突出商品供应的多层次、促销方式的多样化和商品质量的安全性,实现各类商品销售额达10.92亿元,同比增长20.6%以上。此外,烟花爆竹实现销售额达1.71亿元,农业生产资料实现销售额达8736万元,鲜活农产品实现销售额达2亿元以上,餐饮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达2500万元。

  同时,天津市社在连锁经营网络、现代经营设施、再生资源等主导行业、冷链物流、各类交易市场等方面已累计投入资金达33亿元,建成重点项目64个,这些项目成为了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拉动整体经济增长30%以上,效益贡献率达到了50%以上。今年,全系统陆续启动了20个重点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额达28.13亿元。其中占地760亩的子牙基地废塑料产业园已全面动工,6月底前将完成占地408亩、建筑面积约18.6万平方米的厂房建设,形成年50万吨的废塑料加工处理能力,年产值将达60亿元。

  此外,主导行业成为天津市社发展的重要支撑。全系统已经形成再生资源、涉农产业、冷链仓储物流、加工生产、房地产开发、资产资本经营等六大主导行业。特别是再生资源行业,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基本形成,回收加工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废钢铁、废七类、废塑料、废纸、废不锈钢、废家电、废机动车七大产业链已具雏形,在天津循环经济领域发挥了主导引领作用。

  (罗会谭 马少元)


 

  河南省供销合作社

  “十二五”将初步形成供销物流服务体系

  本报讯 近日,河南省供销合作社公布了《河南省供销合作社“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到2015年末,初步形成中原经济区供销物流服务体系框架:全系统建成年交易额30亿元以上的大型物流园区(中心)10个,年交易额5亿元以上的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10个,各类农村超市、连锁店总数达6万个左右,供销物流服务体系覆盖全省行政村和城市社区。

  据介绍,目前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专业合作社4203个,专业协会1327个,通过为社员提供市场信息、对接商场超市、联系销售渠道等方式,年帮助农民实现收入60亿元。

  《规划》提出,到2015年末,全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5000个。其中10%的合作社开展标准化生产,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或有机认证;80%的合作社与超市、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等进行有效对接,推进农产品进市场、进超市、进展销会、上餐桌。农产品网络全面完成在重点产销区的市场占位,同时对城市社区的覆盖率明显提高,在保障供给、调控市场、稳定价格、服务便民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据估算,“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可以节约20%—30%的成本,形成农民、消费者、商家三方受益的局面。

  《规划》还提出,到2015年末,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将有40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与超市、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等的有效对接,破解农产品“卖难买贵”问题。

  (党文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