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4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芝麻社官的芝麻事

王英茹

  2011年,我响应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号召,成为了北京市密云县的一名大学生村官。碰巧北京市招聘第一届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助理,我又成为了村官中的特殊群体——社官。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签了合同、办理手续,到合作社任起了助理一职。

  每当提起我的工作,朋友们会开玩笑地说“真接地气”。我会羡慕北京林立的高楼,也会羡慕商务区的小白领们丰富的生活。偶尔进城,看着橱窗里漂亮的衣服,各式新奇的娱乐设施,也会憧憬着回到这个不夜城。工作在农村,特别是工作在合作社,每天接触的是可亲的成员户,聊的是农产品的产量、价钱,看的是种植基地里作物的长势、病虫害;太阳落山了,亮起来的是曲折的乡村小路上昏黄的路灯,回家看电视或几个人凑一起侃大山是我们仅有的娱乐项目;晚上一过9点,漆黑的村庄里偶尔传来村头的狗叫声;冷清的早晨,在庄稼地里已经挥汗如雨的是一群朴实勤劳的村民。走在田间小路上,接触着朴实的朋友,不能因为不懂市场让我们干瘪的腰包再饥渴下去,这就是我甘愿回来“接地气”的支柱。

  每当提起“社官”,大家都在问,什么是“社官”?和“村官”有什么不同?“社官”其实不是官。问我为什么来当这个官,我想用电视剧《我是特种兵》里的一句话来回答,“我们是一群脑袋让门夹了的人”。我们想用自己的青春来踏实地走路,用自己的理想来发挥光热。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在摸索中发展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合作社。我们每天和合作社的理事长打交道,为了学习能人的经验,更多地了解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向理事长们介绍新鲜的事物、跳跃的思维模式;我们和合作社入社成员打交道,为了学习农村的各种处事方法,农作物的种植管理技巧,向本分的村民介绍营销策略;我们和收购商们打交道,为了学习市场行情,分析价格走向,了解农产品信息;我们也和上级部门打交道,为了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掌握有利资源。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家庭单打独斗的模式在市场经济中已经显现出弱势。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解决资金、技术等不足的问题,通过产品加工形成产业化链条。既然合作社的成立是为了解决一家一户生产模式中的不足,那么社官在工作中就要解决整合、开发资源,提升合作社能力的问题。

  可观的工资、时尚的衣服、诱人的美食,我们也会羡慕。但是穿着舒服的运动鞋走在通往农户家里的路上,尝着农户种出来的优质产品,我们更踏实,更有成就感,特别是看着家家户户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听着各方的表扬赞誉,我们觉得这才叫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

  (合作社在我身边——“2012·国际合作社年在中国”主题征文活动启事详见本报1月31日A1版,投稿请发邮件至hzjjxw@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合作社在我身边投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