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4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下篇:传承中创新的新仓经验


  新时期的综合服务社为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   生产和生活资料。

  借着“结合”两个字,让平湖市新仓乡进入了全国人民的视线。半个多世纪来,也正是这两个字,始终激励着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干部职工昂首迈步在服务“三农”的征途上,并不断用自己的行动丰富着“结合”的内涵。

  半个多世纪前,“新仓经验”首创了供销合作社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结合。正是借着“结合”两个字,让平湖市新仓乡进入了全国人民的视线。半个多世纪来,也正是这两个字,始终激励着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干部职工昂首迈步在服务“三农”的征途上,并不断用自己的行动丰富着“结合”的内涵。

  周琪根,一个土生土长的浙江人。2006年进入平湖市供销合作社,成为了掌舵人。他接任时,恰逢政府倡导大力创新发展“新仓经验”。但是,刚接手供销合作社工作的周琪根有点茫然,“新仓经验”到底是什么呢?

  随着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深入,周琪根对“新仓经验”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他知道,要想让“新仓经验”继续发挥作用,就必须赋予它新的内涵。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供销合作社一定能大有作为。

  改革体制 夯实基础

  “为农服务,需要实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新型村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为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更新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借助被列入全国县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县的契机,周琪根带领平湖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始了第二轮基层供销合作社的重组改造工作。

  在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改造重组中,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创新发展方式,只要有利于整个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和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调动社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活力和实力,有利于完善服务功能、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任何改革的方式和方法都大胆尝试,积极探索。

  2006年12月20日,全塘供销合作社完成重组改造;2007年12月27日,林埭供销合作社成功进行了重组改造;2008年,曹桥供销合作社完成了重组改造。继新仓供销合作社完成重组改造后,又有4家基层供销合作社完成了重组改造。

  重组改造,有力增强了基层供销合作社的为农服务能力。新仓镇农副业服务站是新仓镇出口订单蔬菜的主要经营单位,每年向全镇农民收购出口订单蔬菜3500吨左右。新仓供销合作社重组后,该站认购了3%的股本。服务站站长陆志华介绍说,以后服务站可以依托供销合作社强大的管理和服务网络,进一步为农民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全镇效益农业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统筹兼顾  合作发展

  周琪根说,“新仓经验”作为一种精神,需要与时俱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因此,利用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农村的群众优势,做好“结合”文章,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结合,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是“新仓经验”在新时代下发展农业生产的又一创举。

  平湖市种植蘑菇的农户比较多,但是如何才能让平湖蘑菇有自己的品牌?让种植户有更好的收益?在2002年10月,由平湖市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当地最大的合作社之一——新当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它的成立,让当地的菇农有了自己的家,一个合作之家。

  当地的蘑菇种植历史比较长,但是食用菌的品种很少进行更换,慢慢地这些菌种产量低、抗逆性差的缺点就显现了出来。供销合作社从福建引进了抗逆性强的原种闽AS“2796”菌种,先进行小范围试种,试种成功后,才在社员中广泛推广,避免了单个社员试种所带来的风险。为了让菇农很快掌握新品种的种植技术,供销合作社还为菇农聘请了专门的技术人员,为社员免费提供信息咨询、种子种苗种植等技术培训。供销合作社还统一为社员注册了“新当湖”品牌,为合作社产品进入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产业基础打好后,周琪根又把眼光瞄准在市场开拓上。由平湖市社出面和上海的批发市场谈判,在市场内设立交易窗口,并签订订购合同,保障合作社社员产品的销售。另外,每一年,平湖市社都会组织合作社和部分种养大户去上海市场举办交谈会,让社员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市社还与上海江杨市场等几大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签订农产品检测结果共享互通协议书,构筑了平湖农产品进军上海市场的大通道,在周边各省市开创了先例。2011年4月29日,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的农产品展销配送中心正式营业。展销中心以优质农产品展销会的形式,把10多家农业企业、种养殖大户生产的40多种新鲜的蔬菜和深加工产品送进社区、机关、企事业食堂。展销中心还会同农经等部门组织系统内农业龙头企业参加省市举行的农博会、亮相“天天农展会”、入驻“上海西郊国际”和对接杭城“新田园”等活动来推介名特优农产品。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了市场开拓中的受益者。

  林玲平和他的“阿奴”杜瓜子就是受益者之一。林玲平是当地较早开始种植杜瓜子的人。起初,他采用的经营模式是夫妻店,能够维持生计就好。后来,在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的帮助下,由林玲平担任理事长的阿奴杜瓜子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产品的销售都是通过供销合作社的平台来进行。不管是农产品展销配送中心的展台上,还是各种各样的农展会上,都能看到杜瓜子的身影。林玲平说,与平湖市社合作后,合作社的销售额几乎增长了50%。“阿奴”杜瓜子还被美誉为金平湖特产和嘉兴三宝,并多次在省农博会上获得金奖,真正实现了“名利双收”。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期望的是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他们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因此,“新仓经验”的结合实践也有了更多元化的发展。

  平湖市供销合作社与新仓镇政府联手,新仓供销有限公司和双红村村民委具体实施,四方共同出资,通过对原有商业服务网点整合、规范,扩大经营范围,增加服务内容,创办了双红村综合服务社及社区服务中心。经营服务内容包括农业生产资料、饲料、生活资料(便民超市)、豆制品、饮食、鲜肉、熟食、老年活动室、乒乓球棋牌室、图书室、便民菜场、露天电影场、社区医疗服务等,将来还会有农民公园和文化广场,让现代农民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除了这些服务,综合服务社还利用自己的进货网络,将农民生产的蔬菜输送出去。“新仓经验”在这里找到了与农民新的“结合点”。

  截至2009年,平湖市已建成90家村级综合服务社,实现了村级综合服务社全覆盖。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规范的综合服务社,成了平湖农村的一道靓丽风景。它成了基层供销合作社为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的载体,成了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创新思路 勇于实践

  如果说“新仓经验”的核心是“结合”,那么创新发展中的“新仓经验”可以说将“结合”的文章做得更贴近农民的需求,范围也更广。

  2005年,位于平湖市林埭镇的浙江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只是一家以养殖甲鱼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如今,“亿达实业”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温室养殖观赏鱼基地之一,2006年销售额达5962万元,产品销往国内26个省(市),并出口美国和日本。一个民营企业何以能有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亿达实业”副董事长陆永明把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归因于“新产业,新合作模式”。原来,亿达公司养殖观赏鱼刚刚起步的时候,就与平湖市供销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联合领办起达亿观赏鱼合作社,并与105户养殖户结成“合作联盟”。合作社通过送种苗、送饲料、送技术、送药物和包收购、包效益的“四送两包”模式,令养殖户的收益净增了30%。陆永明把他与农民、基层供销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等各个层面之间的合作概括为新时期的“新仓经验”。

  在平湖的大部分乡镇并存着供销合作社和农技服务部两个部门,供销合作社经营农资也做生产技术指导,农技服务部做生产技术指导也经营农资,两个部门各自经营,互相竞争。时间一长,难免打起“价格战”,双方苦不堪言,但又得硬着头皮顶着。2008年7月,两个部门恶性竞争的局面在平湖的曹桥镇被改变了,曹桥供销有限公司和农技服务部两个部门抛弃原有农资经销各自为政的经营方式,在挖掘整合两家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前提下,在全市率先筹建了平湖市曹桥供销专业合作社,结束了两部门的“战争”。 现在,每到农忙时节,农技部门就会在供销合作社的销售网点发布病虫害情况,并给出处方。只有在供销合作社企业购买农药的农民才能使用此处方。这样一来,双方的权责明确了,再没有发生过任何的“战争”,农户深切感受到了高效放心农资供应和优质技术指导服务带来的全新变化。

  现在平湖市的很多乡镇都采用了这样的合作方式。陈永全是新埭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的农艺师,他是属于平湖农业局的员工。在以前,他的工作比较忙碌,因为他所在的新埭镇农艺师不多,农民们遇到什么问题,都会来向他们请教。农忙的时候常常是忙到天黑,在地里看不清楚庄稼了才能回家。自从和供销合作社进行了联合后,陈永全的服务对象更加多了,但是工作反倒轻松了。在农忙的时候,陈永全利用供销合作社的销售网点来推广农技知识和农药配方,不用再一家一户的去指导。陈永全有一个自己的记事本,在这个本子上,有新埭镇每一个大户的档案,这些大户种什么、种了多少亩,陈永全都能如数家珍。他说:“这全是因为和供销合作社联合后省下了我不少的时间,我就可以专心研究新技术、新知识,对这些种养大户重点培养,让他们再去带动更多的散户。这对于现在土地流转后缺少劳力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帮助。”

  2011年,为了破除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短缺难题,在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的帮助下,由平湖市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平湖市四季对虾专业合作社、平湖市新中大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三家合作社共同发起,组建了平湖市新当湖农村资金互助社,共募集股本金500万元,股东(社员)317户。互助社采用封闭运行的方式向社员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截至2011年底,共吸收社员存款1000多万元,贷款超过1500万元。发放贷款全部用于社员农业生产和经营投入,为合作社农民的生产经营和农产品流通提供了资金保障。资金互助社的创建,创新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拓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

  周琪根说,像达亿观赏鱼、曹桥供销专业合作社及新当湖农村资金互助社这些合作经济组织是对“新仓经验”的传承和创新,将来,这样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平湖市还将大范围推行和发展,让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这,是他本人的愿望,也是平湖所有致力于合作经济事业的人们的愿望。“联合兴三农,合作求发展”,相信在新时期,“新仓经验”将会激励着新一代供销合作社人奋力前进在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大道上!


  编者按

  在“新仓经验”的激励下,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不断创新为农服务举措,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新仓经验”,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话要说。

  周琪根浙江省平湖供销合作社主任)

  要想让“新仓经验”继续发挥作用,就必须赋予它新的内涵。在新时期,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紧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通过重组改造基层供销合作社、参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构建农村综合服务社等措施,不仅增强了为农服务的力度,也让自身实力有了一个质的提升。“新仓经验”的核心和灵魂是“为农服务”,我们每做一件事,都以这个为准则来要求自己。看到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遇到了资金难题,我们就帮忙成立了资金互助社;看到农民的产品卖不出去,我们就搭建农产品展销中心,为他们的产品寻找更多的销路。这一系列的做法都是对“新仓经验”的传承和创新。将来,创新为农服务的举措还会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让更多的农民感受到供销合作社的力量,感受到“新仓经验”的精神力量。

  林玲平

  (平湖市阿奴杜瓜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新仓经验”最主要的核心就是为农服务。我的合作社从成立之初直至现在,发展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供销合作社的支持。供销合作社为我们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为我们提供所需的生产资料,并且还为我们的产品寻找销路,让我们的种植没有丝毫的后顾之忧。利用供销合作社打造的平台,现在我们的阿奴杜瓜子有了 “金平湖特产”和“嘉兴三宝”的美誉,让我们的干劲更足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供销合作社为我们提供的服务,所以,在将来,我们还要跟着供销合作社走,把我们的杜瓜子卖到全国各地。

  林华荣

  (平湖市新当湖农村资金互助社董事长)

  我们这个资金互助社是在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的帮助下,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四季对虾专业合作社和新中大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三家合作社共同发起成立的,这应该算是“新仓经验”在新时期的创新之举。平湖市的专业合作社很多,但是想要发展成一定规模,资金成了最大的难题。我们资金互助社虽然是封闭式的,只对组建资金互助社的三家合作社进行服务,但是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服务方式,为以后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扶持。现在,社员来资金互助社贷款非常的容易,一天之内就可贷款成功。在“新仓经验”的激励下,我们平湖市供销合作社不断改进为农服务的方式,让我们都受益匪浅。

  王金其

  (平湖市丰达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

  农资是农民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资料。以前,村里的农民购买农资都要骑着摩托车去县城购买,不方便,质量也没有保障。在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的帮助下,我们丰达农资在乡村实现了市农资配送中心、镇(街道)分中心、村连锁店三级网络,发展了204家连锁经营网点。“三级网络”是以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供销合作社和农业部门为依托所完成的。它的建成打破了原来供销合作社、农业部门各自经营的格局,恶性竞争减少,农资商品的假冒伪劣现象很少发生,让农民能够方便买到价廉物美的农业生产资料。我们丰达农资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我想这就是“新仓经验”的传承和创新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