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了结合合同”,这在当时来说,并不多见。而毛泽东同志的批示,让新仓供销合作社的这一做法名扬天下,成为平湖、浙江乃至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一面旗帜,并被后人称之为“新仓经验”,传承至今。
新仓镇位于浙江省平湖市东北部,是一座已有900余年历史的古镇。这座古镇一直默默无闻承受着历史的洗礼,她并不知道,有一天她会名扬大江南北。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人,一个名叫张德喜的年轻人。他的到来,让这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名扬大江南北;他的到来,催生了闻名全国的“新仓经验” ;也是他的到来,让新仓供销合作社的工作打开了新局面,使新仓供销合作社成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一面旗帜。
新仓被选为试点
事情要从1953年春天说起。那一年,党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号召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1954年下半年,浙江省的农村互助合作化运动进一步发展,有的地区已出现初级农业合作社的村或乡。广大农民由原来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逐步演变为几户或者几十户组织起来的生产方式。
1954年10月,浙江省供销合作社根据农村互助合作化发展的新情况,为使自身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决定组织一个工作组到平湖县(平湖1991年撤县改市)进行供销合作社与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结合合同的试点工作。那时的张德喜是个年轻小伙子,精力充沛又熟悉业务。就这样,时任浙江供销合作社供应处科长的张德喜带领着另外两名同事来到了平湖,开展“供销合作社与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结合合同”的试点工作。
平湖县虽然不大,但仅凭张德喜他们3个人想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试点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于是,平湖县供销合作社领导给他们圈了个地儿,这就是新仓区供销合作社(当时下辖新仓、全塘2社和虎哨桥社的秀水站)所在的新仓乡(1984年新仓乡改镇,单独建制)。当时的新仓乡初级生产合作社发展较快,全乡已基本初级合作社化。并且,在1953年新仓供销合作社已同该乡1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签订了结合合同,开展试点工作有基础。
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1954年11月,张德喜一行3人正式进驻新仓乡。11月的新仓,下起了大雪,天气出奇地冷。张德喜他们工作的条件非常艰苦,睡觉的床是用稻草打成的地铺,棉被也不是很厚。虽然这种恶劣的天气让他们生活环境更加艰苦,但是张德喜的心中却是欢喜非常。因为,冬季对于农民来说是农闲季节,大雪带来的寒冷把农业生产合作社干部和农民都堵在了家里,这正是开展试点工作的好时机。
在新仓乡政府出面召开全乡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长年互助组组长大会进行动员和布置后,工作组3人和新仓乡供销合作社职工冒着风雪严寒深入各村进行宣传教育,帮助农业生产合作社制定来年的农业生产计划。在此基础上,逐个同各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签订结合合同。
签订结合合同的过程中,3人工作小组每天都忙到很晚。张德喜回忆说,当时有两项工作是他们的重点。一项工作是宣传教育,帮助农业生产合作社干部和农民提高对结合合同的认识。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物资紧缺,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大量的肥料、饲料满足生产,而这些商品平时又供不应求,很难买到,因此,在签订结合合同时就要求供销合作社供应大量此类物资,可以说是越多越好,把签订结合合同误解为购买紧缺商品。而当供销合作社要求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合同中写入交付农副产品的数量时,农民却要求合同上的数量越少越好。诸如此类的问题早在工作组来之前,新仓乡供销合作社在签订结合合同过程中就普遍存在但又难以解决。针对这些问题,工作组通过找典型,进行对比算账和算支援工业化好处的账等办法来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样一来,供销合作社既能自顾,又能与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利,对双方都有好处。
另外一项工作是制订“一年早知道”的农业生产计划。工作组和新仓供销合作社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要想掌握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一年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购买哪些生产资料,又要交售哪些品种、多少数量的农副产品,必须对农业生产合作社下一年的农业生产计划事先有一个了解,这样,结合合同中需要签订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数量和农副产品收购的品种、数量都比较准确,避免了合同的盲目性。
毛主席批示 “新仓经验”成型
试点工作如此进行了两个月左右才基本结束。事后,张德喜执笔对此次试点工作写了一份题为《平湖县新仓乡订立结合合同的经验》的总结材料,分送给浙江省供销合作社领导和有关领导部门。这份总结材料中对新仓乡供销合作社与农村生产合作社订立结合合同的意义作了清晰的说明:
一是通过合同指导生产,把分散的小农经济,逐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二是通过结合合同,供销合作社供应农民生产资料,农民将国家需要的工业原料和出口物资卖给国家,使工农业产品通过供销合作社这个纽带,直接交流;
三是可以比较及时地和有保障地供应农民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并且推销农业和副业产品;
四是由于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建立了固定的经济联系,因而密切了供销合作社和群众的关系。
试点工作组离开新仓后,结合合同的执行并没有中断,由于工作组参与工作期间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做得比较到位,再加上结合合同之前产生的一些问题都有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合同执行情况进展非常好。
1955年3月,浙江省委农村工作部主办的《农村工作通讯》刊登了张德喜的总结材料,向全省作了介绍。
时隔不久,这篇看似平常的经验总结,很不平常地被汇编进1955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六中全会的传阅材料中。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毛泽东主席看到这个材料后,以极大的兴趣将它收录进他亲自编辑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毛主席还亲自将原文标题改为《供销社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应当订立结合合同》,并写下了重要的按语。这一批示使新仓供销合作社一时间名噪天下,成为平湖、浙江乃至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一面旗帜,并被后人称之为“新仓经验”,传承至今。
在得知新仓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生产合作社订立结合合同被毛泽东主席重视并亲自批示后,平湖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干部职工受到莫大的鼓舞,干劲儿更足了。平湖市供销合作社自50年代创下“成立基层供销合作社”、“与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结合合同”两个“第一”后,60年代、70年代多次被评为全国和全省的先进单位,90年代以来又在平湖市创下了“组建庄稼医院”、“与镇农科站联合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村级综合服务社”多个“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