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批准实施了《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温州金融改革试点的设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期待。但是,温州市金融改革只是试点,尚未涉及到立法层面,而且,其对于现行金融体系的影响,还需要观察评估。
一方面,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将促进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
近期,温州“老板跑路”等欠债外逃现象增多,民间借贷危机日趋严重。因此,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是否能够规范民间借贷、从根本上消除民间借贷危机产生的制度根源等问题,备受业内人士关注。
近年来,为促进民间借贷行为的合法化或阳光化,我国政府一直在采取相关措施。在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提出的系统方案中,把以前的分散举措系统配套起来实施,并用制度固定下来,使之系统化。但是,民间金融的真正基础还在于立法。温州市金融改革目前只是一个试点,民间金融还没有涉及立法层面,尤其是《贷款条例通则》,已经探讨了很多年。
试点改革把民间借贷阳光化,这将对民间借贷起到一个规范作用。即:以前不受监管的、存在灰色地带的,以及靠隐性或者灰色关系手段运行的民间借贷,现在需要用更加规范的方法来做。把目前民间借贷活动中存在的不规范的地方清除掉,这将对规范民间借贷起到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从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上看,试点地区的改革将“有助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但却不能“完全解决”。
小微企业存在困难局面是全世界难题。温州市金融改革将民间金融规范化,并不等于完全可以解决民间借贷问题,国内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会长期存在。
我国小微型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融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在钱荒、用工荒、电荒等压力下,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的小微企业面临大面积的倒闭困境。此次改革将给小微企业带来很多好处,其中之一就是可以增加对小微企业融资的供给量,从某种程度起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效果。
此外,就此次温州金融改革试点中的“个人境外投资一项”来看,也是一个比较有重大意义的改革。我国已经实现了经常项目开放,未来还需要实施资本项目开放,为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市场化创造良好基础。
对于舆论关注的“个人境外投资开放试点可能会引发我国资本外流”问题,短期内是不会产生资金外流等影响的。
过去一段时间,存在着或明或暗进行资本流出流进的多种方式。此次改革通过把原来地下钱庄、洗钱等进出境的资本途径常规化,让其浮到面上来,将有助于更好地加以规范。
但尽管如此,对于“温州设立的试验区,将对全国金融改革产生怎样的示范作用”、“未来,该模式是否能实现全国范围的推广”等问题,现在就给出答案,还是为时尚早。
在改革过程中,具体的实施细则会涉及到外汇体制管理、银行监管层等方面,涉及的部门和主管部门很多,而不仅仅是只涉及某一个领域。评估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对现有体系到底产生哪些影响,还需要观察评估,确定实施步骤,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