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
经济运行平稳一季度收入逾650亿元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获悉,今年一季度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共实现经营总收入达65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各项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农村市场整体表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系统内贸批零企业共实现商品销售总额达4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其中零售市场相对较旺,实现零售总额达90.4亿元,同比增长近一成。此外,全系统商品批发交易市场表现出了较为稳键的发展态势,据统计,1—3月累计共实现商品批发交易总额达14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4%。
为支持今年的春耕生产,省社积极部署各级供销合作社为春耕生产提供充足的农资货源。据统计,前3个季度全系统已销售各类农业生产资料1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7%,其中销售化肥57万吨、农药1.29万吨、农膜1.1万吨。同时,为畅通农副产品购销渠道,省社畅通农产品销售、稳定农产品价格、保障农产品安全出发,着力创新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在原有“农超对接”模式、配送中心模式、产销一体化模式、展示展销模式、农批市场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设农产品流通的长效机制,构筑农产品流通的新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据统计,一季度全系统从农民手中购进农副产品总额达35.7亿元,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额也达到109亿元。此外,全系统22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销售农产品金额达28.5亿元,同比增加了29.2%,其中通过产销对接和进驻农批市场消化的农产品超过一半。
(任 文)
重庆市供销合作社
加强信息宣传 推动系统工作
本报讯 (驻重庆记者 杨耀文) 近日,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召开2012年度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信息宣传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过去的成绩和经验,并对今年的信息宣传工作进行了部署。
据了解,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去年信息宣传工作紧紧围绕为农服务和社有企业发展两个工作重心,努力拓宽信息渠道,及时准确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供销合作社的工作部署以及改革发展取得的最新成就和典型经验,宣传供销合作社在为农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了供销合作社干事创业的新形象,对推进供销合作社各项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去年市社建社60周年庆典活动之际,市社精心策划和组织《中华合作时报》、《重庆日报》、重庆卫视等30多家媒体,开展了重点宣传活动,集中展示了全系统60年的发展历程、改革经验和巨大成就,内聚了力量,外树了形象,弘扬了供销合作社文化,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全系统将重点加强信息宣传队伍建设,把信息宣传工作作为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工作全局统筹谋划。针对今年的宣传工作,市社将紧紧围绕全市供销合作社工作重点,做好“深化改革、二次创业”、“新型股份合作社建设”和“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宣传报道。并拓展信息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着力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有影响的宣传报道作品。切实做好《重庆供销合作信息》升级改版和《中华合作时报》发行工作,使其在市社信息宣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河南省供销合作社
加强系统联合 打造全新社属企业
本报讯 (驻河南记者 贾丽君) 4月19日,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总结了2011年企业工作,对完成目标的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对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业绩突出的企业进行了论功奖励,并研究部署新一年的改革和发展任务。
据介绍,2011年,河南省社直属企业坚持市场化运作方向,积极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其中丰合集团组建工作实现了新突破,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新成效,全面完成了省社下达的经营目标任务,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97.56亿元,实现利润5334万元。此外,各社属企业还在集团化组建、多元化经营、项目建设和企业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并把集团化发展作为新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产业链上下融合作为企业获利的基本途径、资本运作作为企业扩张膨胀的重要推手、风险管控作为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下一步,河南省社将继续以社有企业作为全系统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依托,积极推动直属企业树立市场化运作、集团化发展、多元化经营和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资本为纽带,加强系统联合;以合作为支撑,推进开放办社;以项目为引擎,提高创效水平;以品牌为核心,增强竞争能力,建立新的经营机制,加快建立一整套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符合供销合作社特点的管理体系,并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产权不清晰、责任不明确、奖惩不科学的问题,秉承“务实、创新、诚信、为民”的合作社文化,构建“诚信、平等、实干、奉献”的企业文化,凝聚合力,为打造全新社有企业营造宽松的环境,有效推动了直属企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