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富士康零售网点的员工数量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增长60%以上。”富士康零售部门负责人胡国辉称,根据富士康的万马奔腾计划,到2012年年底,零售店的数量将扩展至500家。
与外界猜测不同的是,万马奔腾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战略调整,而是继续为零售加码,这让人不禁怀疑仅仅从店面及员工数量上做文章能否从根本上挽救原本就成绩不佳的富士康零售。
顶着“全球最大的代加工工厂”招牌的富士康,长期处于产业链末端,也是成本上升造成利润挤压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因此不难理解深谙产业链利益分配比例的郭台铭会千方百计地向零售渠道渗透,抢夺话语权。
根据郭台铭的规划,富士康要打造出一个全渠道体系:万得城在一线城市布局;赛博数码主攻专业IT卖场;万马奔腾力图覆盖三线乃至“六线”城镇;敢创数码在大型商场超市借力扩张;飞虎乐购则专注B2C电子商务。
不过,几十家万马奔腾陆续关门,其他店面也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很长一段时间,飞虎乐购也仅以每天700单艰难度日。与富士康这个制造企业通吃产业链的宏伟计划相比,现实中富士康的零售却屡屡碰壁。
业内人士称,富士康零售不是人与资金的问题,而是自身的基因问题,富士康在制造业上形成的强大能力与优势,却成为其零售的弱势。(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