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兴衰,人为关键。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竞争和发展的第一资源。因此,对人力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和科学配置,是有效增强农信社核心竞争力和深化农信社改革、加速向农商行转型的先决条件。
目前,农信社在业务发展功能和管理功能基础之上建立的岗位结构,难以形成充满竞争活力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制约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服务品位的提升。具体体现在“三个有待于”:
激励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主要体现在现行绩效考核制度是以管理形式设置的岗位工资系数,没有兼顾到技术性岗位的工资系数,工作量对员工薪酬的影响也较小。
员工教育培训有待于与时俱进。具体表现在:知识结构不合理、文化素质参差不齐,高素质专业人才紧缺,尤其是通晓经济、金融、会计、计算机和法律等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少,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人才“断档”有待于重视和改善。人力资源“断档”现象集中表现为五点:一是年龄型断档,中青不接,呈现出整体队伍“老龄化”的趋势;二是学历知识与实际需要断档,缺乏计算机、法律、金融、会计、外汇等专业人才;三是地域需求与人员配置断档。大多数地方出现基层社人员缺乏、城区社人员“扎堆”的现象;四是培养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断档。部分老员工接受能力差,知识老化。而新招聘入社的大学生,虽然书本知识强,但实践能力弱,员工再教育的任务重。五是人员素质与现代化要求断档。目前,关系型、简单操作型人员居多,而开拓型、务实型、知识型、经营管理型的人才缺乏。
然而,农村信用社尚处于“转型期”,为适应现代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全员的改革与发展意识,提高全员的服务品质。在狠抓经营硬指标的同时,还应对内努力创建和谐、融洽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1创新机制,构筑平台,为年轻员工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广泛发现和发掘年轻干部是各级领导和人事资源部门的重要职责。要进一步完善各类干部考核指标体系,把干部考核工作与发现年轻干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考核年轻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力求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充分发挥干部考核工作在发现、教育、激励和监督年轻干部方面的作用,促进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
完善民主推荐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机制,建立健全群众参与制度,扩大群众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时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不断增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民主性,要依靠广大群众荐贤举能,把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建立公平、公开、平等的竞争机制。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创新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新措施、新办法和新机制,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积极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有效办法,为及时发现和起用优秀年轻干部开辟更多的途径,为优秀年轻干部的大批涌现开辟快捷方便的通道、提供更多的机遇。
2解放思想,树立吸引、培养、用好人才的全新观念。
通过建立人才库,把现有人才分类建档,加强对他们的定向培养锻炼,为其提供适合发挥特长的工作岗位。特别是对新招的大学生员工,可选拔“苗子”到联社机关跟班培养,争取在较短时间内熟练业务操作和管理流程,解决基层管理人员断档的现象。
建立起一个与能力、素质及业绩相联系的晋升机制,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加大力度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使创业有功的人提起来,使守业有绩的人留下来,真正体现能者有其位、优者有其酬。
推行干部竞争上岗,增强人才竞争活力。对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合格者继续聘任,不合格者解聘。真正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用人机制。
3完善劳动人事管理,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合理的物质激励机制和有效的精神激励机制。对学历的提升、职称的取得都要给予员工一定的物质奖励,或与工资挂钩,或与岗位挂钩,以此来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要为员工制订可行性目标,对如期实现目标的员工给予一定的荣誉;还要为员工制订个人未来职业规划,使员工始终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和旺盛的工作精力。
在制定绩效考核机制时注重向基层倾斜。农村信用社大部分网点都是在农村或城郊,因此要缩减机关人员比例,精简富余人员,突出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在加大绩效工资比重同时还要体现工资的保障职能、纵向的职务差别和横向的岗位差别,使基层员工工资与贡献成正比。
实行收入分配上的激励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要按照岗位、职责和承担的工作任务确定工资档次,按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确定考核工资,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还要建立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提高员工的工资收入水平,真正实现“增资凭效益、收入靠贡献”的绩效机制。
在深化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应积极借鉴国内外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先进经验,变革农信社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现状,实现人事工作由“以事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角色转换,通过不断地优化整合人力资源,形成推动农信社品位提升的资源优势,从而为农村信用社加速转型和组建农商行后的稳健发展添加强劲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