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4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提高物流直分作业效率


  直分作业,也有的称为越库、直通、交叉转运。

  直分作业在业界有着很多应用,本文从实际操作层面,对直分作业的品项选择、带来的收益、潜在风险等进行归纳与分析,进一步对几种典型的直分作业方式做介绍,并重点介绍如何通过信息系统来提高直分作业的效率。

  

  直分作业流程

  门店在门店系统中叫货;叫货数据传到总部系统中;总部系统中汇总门店点菜数据,生成向供应商的采购定单;总部系统将门店叫货数据和供应商定货单数据发送WMS系统;供应商送货、DC收货;DC直分货品拣货;排车、装车、送货到门店。

  慢流货品或者快流货品;整箱配货货品;替代品丰富的货品;促销期间才配的货品;平均周转超过30天的商品;30天以上没有出过库的货品;生鲜、冷链货品,如新鲜水果、蔬菜、花卉、熟食、肉制品和海鲜等。

  直分业务带来的收益

  1、减少库存周转天数。

  2、减少库存货品资金占用。

  3、减少仓库库存损耗额。

  4、节约拣货位资源,尤其在摘果式拣货作业方式下。如标超物流中心,若拿出4000至6000个品项走直分流程,能释放几千个拣货位。整箱拣货时,每个货品需要2.7平方的仓库面积来设计一个拣货位。若有5000个品种走直分,则可以节约13500平方的仓库面积。

  5、将仓库资源,包括库容、货位等,投入到畅销、能盈利的重点货品中,以及屯积市场紧销货品。

  6、解决仓库容积和新增品种之间的矛盾。连锁企业的盈利模式,如通道费收入,使得“新品不断增加,滞销品却很难完全淘汰”成为常态,结果是物流中心的品项数越来越多,对库容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货位紧张、库容紧张。

  7、减少配货成本。直分作业模式下,货品分拣过程减少了上架、补货的环节,作业量减少。

  

  潜在的风险

  主要风险是:供应商送达率水平,直接影响直分货品的门店满足率水平。

  长三角地区的供应商送达率大约在80%至90%之间,部分供应商送达率很低或者不稳定。在选择直分货品品项时,需要选择送达率高、送货稳定的供应商。送货不稳定的,需要保留库存,以确保门店满足率和不影响门店销售。

  相应对策:对慢流货品,不需要每天都叫货,可以通过延长定货周期,如每月定货一次,来提高供应商起送量,提高送达率水平。

  

  几种作业方式

  模式一:表单作业

  主要特点:纯手工作业,适合于大多数中小型物流中心,属于Post-Distribution性质的直分。

  拣货动线设计:仓库直分作业区布局与U型播种动线设计。采用播种式作业,每个位置代表一个门店,拣货动线设计为U型,来减少拣货动线,提高作业效率。

  业务流程及系统配合:往往以一周为一个直分周期;超市、便利物流中心的直分货品品项以常温货品为主;门店要货数据到达MIS系统中,MIS系统根据门店叫货数据,汇总生成采购定货单,发送给供应商;MIS将定货数据与叫货数据传给WMS系统;WMS系统进行波次管理,生成直分作业指令;供应商将直分货品送达后,进行收货,并选择对应波次管理的作业号;收货完成后,打印播种拣货单,将货品播种到门店直分集货位上。播种拣货单按U型动线的门店集货位顺序,打印,方便播种;播种完成后,与正常存储型货品,一起排车、装运、配送到门店。

  模式二:贴标播种拣货

  主要特点:手工作业,通过贴标,来提高播种速度与准确性,方便各环节交接,实现对播种拣货员的计件式绩效考核,取消了制单员与拣货员之间的单据交接、及提高流程效率,适合于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中心,属于Post-Distribution性质的直分。

  拣货动线设计:同样采用播种式拣货作业方式,和U型播种动线设计。

  系统配合的亮点:WMS系统进行波次管理,生成直分作业指令,可通过播种拣货监控平台来打印拣货标签;收货完成后,拣货员即可通过ID卡,在播种拣货监控平台打印拣货标签。拣货作业启动,由拣货员控制。只要有货品已收货、未打印标签,则拣货员拉ID卡后,就会打印出对应标签。

  模式三:电子标签与传输带作业

  主要特点:人工结合自动化设备的作业模式,通过使用电子标签与传输带,来提高播种速度与拣货准确性,适合于有比较大型的物流中心,属于Post-Distribution性质的直分。

  库区布局与拣货动线设计:同样采用播种式拣货作业方式,启用传输带,播种动线设计。

  系统配合的亮点:WMS系统进行波次管理,生成直分作业指令,并将指令发送电子标签系统;收货完成后,即可启动电子标签流水线的拣货作业。在实际作业中的场景。

  模式四:自动分拣流水线

  主要特点:自动化程度很高的作业模式,通过使用自动分拣流水线,来提高播种速度与拣货准确性,适合于有大型的物流中心,属于Post-Distribution性质的直分。

  库区布局与拣货动线设计:采用播种式拣货作业方式。

  系统配合的亮点:每个外箱上,都有条形码;传输带上有条形码扫描器,扫描各个箱子,并根据拣货指令,将箱子播到对应门店。

  模式五:Pre-distribution

  主要特点:向供应商发定货单时,已经按门店进行拆单。供应商在仓库内配货时,也已经按门店完全分开。这样,送货到物流中心后,直接将该供应商为该门店配的货品拉到对应集货位上。缺点是单据过多,造成单据合并的工作量。另一个不足,是需要供应商来分货,增加了谈判难度,并且有时候,供应商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而难以执行。

  拣货动线设计:仓库内部无拣货作业过程,省去了仓库内部的拣货作业量。

  业务流程及系统配合:定货单与分货单的系统界面。(行喜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