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5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银行业也要“走转改”

□ 浙江台州路桥农村合作银行 蔡继林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中宣部提出开展的“走转改”活动,让全国的宣传文化工作呈现出一派清新务实之风。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的银行业也需主动融入、快步跟上,并形成一种自觉行为,不能仅停留在意识形态领域。 

  走基层,溯本求源。这主要是为了解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频现。反映在金融领域,一方面,民众对银行业的“暴利”充满质疑,要求打破垄断和深化改革的呼声强烈。另一方面,社会需求多元化,融资环境和风险管控问题令人担忧。人们发现,拿捏不准的事儿开始多了起来。就拿泥土味十足的农信系统而言,简单安逸的生活正悄悄离去,生存和发展的压力正步步逼近。存款增长乏力、贷款需求疲软等实情,均已摆在眼前。要解决问题,办法之一就是“接地气”、带着问题走下去,与群众交心,多维度观察。也许有人要说,现在银行的网点这么多,早已把触角伸到了基层。这话不假,但有网点不等于有观点、有交流不等于有见解、有思考不等于有办法。观点需要碰撞,见解需要提炼,办法需要论证。只有深入调查,银行才能搞清楚:高密度地推出附加银行隐性保证的理财产品,对存款市场的冲击有多大?不确定性预期导致投资意愿的下降对贷款需求的影响有多深?政府出台的鼓励出口、引导消费、刺激投资的应急政策效应有多强? 

  走转改,银行业同样应该将其落实到位。

  转作风,以民为本。这主要是为了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银行并非“强势”行业,一旦失却民心,便会“风光不再”,社会地位就会降级。所以,银行要有心理准备——早转早主动。银行不应是纯粹的商业银行,应该是中国老百姓的银行。银行需要盈利,但盈利不是主要目的;需要生存,但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多有能耐。银行因社会民众需要而生、而发展。所以,一切只以盈利为目的而无视社会民众感受的经营行为都是不道德的。特别是在当前实体经济遇到困难的时候,银行不能独善其身,更不能乘机要价,应有所担当。例如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国有很多小微企业,它们像野草一样地生存着,由于社会诚信的缺失,正常的销售回笼只能用于日常贴补,无法以自身之力归还银行贷款。

  在扶持小微企业问题上,银行除了简单的注资外,还可以考虑在还贷方式上进行创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银行可以推出小微企业循环周转贷款。具体操作可以是:地方政府牵头设立一个资金池,资金来源为财政专项拨款,以此作为小微企业的扶助资金、银行贷款风险基金。资金池里的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有偿使用、滚动运用。由地方金融办具体负责操作,发放“过桥贷款”时,需事前取得借贷双方续贷的书面保证。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企业贷款的无缝对接。只要各方都有诚意,这种模式可以以微利的方式运行,可以引导企业远离高利贷,净化社会融资环境。

  改作风,大道至简。这主要是为了解决“怎么办,办什么”的问题。

  银行要发展,但不管怎么发展,都不能脱离中国国情。不贪大、不求洋、不尚玄、只务实,这应该成为中国银行业的本色。以农信系统为例。随着近几年规模、效益、影响力的提升,有关弃农进城,跨区域经营、上市的想法多了起来。这就有点不实在了。农信系统能把自己熟悉的农村经营好,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最优惠的金融服务,以信用为载体,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三农”和农村金融的和谐发展,比什么都重要,这才是“大道”。服务“三农”不仅会有所作为,而且大有可为。如,农民贷款。怎样才能真正实现简单、方便、实惠?就需要银行开动脑筋,打破常规。我们可以借助信用村、信用镇建设,以村为单位逐户评级授信,整村整村地推进。当然,方法可以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概括起来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做好减费、让利、为民、服务的文章。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要银行有心求“道”,诚心修“道”,就一定能够修成“正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