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5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百强榜单看门道

□ 本报记者 赵陈婷

  并驾齐驱的苏宁国美?

  今年的连锁百强榜单一开始就充满了戏剧性。

  一向争得你死我活的苏宁国美竟然以并列第二的姿态端坐在这份榜单上。

  2011年的连锁百强榜单显示,2011年苏宁、国美两家的年营收均为1100亿元,各自比2010年少了400多亿元。

  据了解,2006年至2010年的“中国连锁百强”排行榜可谓是苏宁与国美的“驴象之争”,国美蝉联2006~2008三个年头的“中国连锁百强”第一名,苏宁电器则在2009~2010年蝉联榜单之首。

  财报显示,苏宁电器2011年不含税年报数据为938亿元,国美电器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为598亿元。

  对于此次出现的并列第二的局面,尽管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方面再三表示“严守统计口径”,但这般的一碗水端平,难免让业内揣测其用心良苦。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比2010年的百强榜单,苏宁新开门店382家,国美新开门店391家,开店速度的确是快得令人乍舌。相比之下,今年的榜首——百联集团的门店总数相比2010年却少了205家。

  外资的生猛与无奈

  此次共21家外资企业进入连锁百强,其整体销售规模3910亿元,占连锁百强整体销售规模1.65万亿的25%。外资连锁企业在整体排名中的份额占比明显提高。其中,2011年上市的高鑫零售(大润发、欧尚的联合体)仍然保持高速增长。以大润发为例,其2011年的销售规模为616亿元,而2010年该数据为50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2%。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大润发2011年615.67亿元的销售额,185家门店,平均每个店的销售额可以达到3.3279亿元,这样的销售额比家乐福多49%,比易初莲花多72%,比Tesco乐购多123%,单店效益令人惊叹。

  此外,郑州丹尼斯百货的外资身份,在2011年主要外资连锁企业经营情况表格中给予了体现。而在老牌外资巨头中,家乐福、沃尔玛等企业2011年的同比增长率仅约8%,远低于整体20%的增长水平。就开店速度而言,外资企业的表现则是喜忧参半。

  2011年外资新开门店中,沃尔玛52家、高鑫零售42家、家乐福21家、特易购12家。而同样作为外资企业,乐天玛特的门店数不增反减,从2010年的80家变成了2011年的75家。

  其实,乐天玛特并不是最悲催的,2010年连锁百强榜单第73位的易买得在不断收缩闭店之后,如今已无缘2011年的百强榜单。和易买得同样悲情的还有,2010年排名91位的华糖洋华堂今年也同样无缘百强榜单。

  NO.1~ NO.20排名争夺战

  对于每年的连锁百强榜单而言,前10名的排位似乎总是那么几家的家务事。不过,挤干水份运动给了业界一些新面孔。

  “三驾马车”的大连大商集团,因为只愿提供其中上市公司大商股份的销售数据,在2011年连锁百强榜单上的销售额仅为356亿元,因为没有大商集团、大商国际的销售收入,比2010年的861.57亿元少了500多亿元。与大商殊途同归的还有安徽省徽商集团,因为销售规模数据不含生产资料销售,徽商集团2011年的销售额比2010年少了近255亿元。

  受此影响,大商集团和徽商集团双双跌出2011年百强榜单前10名的位置,于是,物美集团以410.7亿元的销售额又跻身到了百强前10名。

  在NO.11~NO.20的排名中,去年收购不断的海航商业今年成功从2010年的47名跃至第15名,石家庄北国人百集团也从第28名升至第18名,而2010年排名第30位的永辉超市也凭借2011年的全国拓展成功登陆第20位。

  一飞冲天的阜阳华联

  作为2010年连锁百强榜单最后一位的阜阳市华联集团,在2011年的百强榜单上实现了惊天大逆转,成功从第100名的位置升至第69位,其销售额仅次于四川互惠商业和广州友谊集团。

  可惜的是,这样一个业绩惊人的阜阳华联超市却很少在媒体上发出声音。

  记者在其官方网站发现,阜阳华联集团股份公司(原阜阳华联超市公司)系安徽华联控股集团旗下以商业零售为主的连锁企业,成立于1996年,发展至今已拥有10家分公司,180多家直营店,近500家“万村千乡”示范店。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2011年百强榜单显示的信息,2011年阜阳华联门店总数从594家变为603家,增加了9家门店,但销售规模却从2010年的21.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8.2亿元。如果凭借9家门店将销售规模在一年内增加了121%,实在值得探究。

  估值,又见估值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表格,数字前带★为估值。作为数据的统计方,在中国连锁百强和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百强的榜单中出现估值的确难以避免。但是记者调查发现,相较于2010年的两张百强榜单(中国连锁百强和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百强),带★的数据似乎有点多。

  根据记者统计,2010年的连锁百强榜单上,有19个企业数据为估值,2011年,出现估值的企业变成了22家。在快消品百强榜单上,这个趋势变得更加明显。2010年的快消品百强榜单上只有8家企业的数据为估值,但是到了2011年,出现估值的企业变成了20家。

  药店爱扎堆

  在2010年的连锁百强榜单上,有4家连锁药店企业上榜,他们分别是深圳海王星辰、湖南老百姓大药房、广东大参林和重庆平和药房。2011年的百强榜单上,上榜的药店企业依然是这4家。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家连锁药店企业在百强榜单上的排名相当接近,特别是大参林、老百姓大药房和海王星辰这三家企业。在2011年的百强榜单上,分别占据着85~86的席位,在销售规模上也不相上下。可见,就全国而言,连锁药店还没有孕育出一个成功的全国性企业,区域格局的形势依然比较明显。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