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晨曦初露,位于四川省阆中古城张飞南路的阆中市供销合作社“好邻居”超市就开始热闹起来,特别是农产品展销区里水灵灵的时令蔬菜,色泽鲜艳的水果,又鲜又嫩的猪、牛、羊肉吸引着赶早市人们的眼球,大家笑容满面,忙不迭地选购起来。这些都是头天由农产品经纪人,在各个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收购后连夜运进城的。家庭妇女张碧华提着一大捆蒜苔笑盈盈地说,过去我们买的菜几经转手又贵又不新鲜,如今又好又便宜,吃起来又放心,供销合作社真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质优价廉 做居民“好邻居”
位于阆中古城和新城的两个“好邻居”超市都是阆中市供销合作社全资控股的大型超市。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农村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农产品、绿色农产品送进城市,进入城乡消费市场;又通过供销合作社的流通销售渠道,让质优价廉的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进乡进村,送到消费者手中。
为抓好这项农超对接、产销对接的惠农惠民工程,阆中市社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开展有效对接,打破农产品流通环节从批发市场到零售市场的“最后一公里”。超市与专业合作社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使无公害蔬菜、皮蛋、生姜、阆苑蜜柚、千佛咸菜等50多个地方绿色农产品直接进入“好邻居”超市。去年直供超市的农产品就超过2000吨。这种新的对接形式使农产品从采摘到运输、分拣、包装到摆上市民的餐桌的时间由4天缩短到2天,农产品流通成本也因此降低了15%左右。即使在农产品价格上涨期间,农超对接的水果、蔬菜零售价也比农贸市场平均低10%。
据“好邻居”超市负责人介绍,他们己与33个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紧密型和松散型的产销对接关系,其中30%的产品通过超市这个平台销售到市内外。
田头到餐桌 破解“环节拥堵”
阆中市供销合作社作为商务部、财政部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项目的建设单位,在阆中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上级供销、商务部门的指导下,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主动谋项目、跑项目、引项目,充分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多管齐下,加强了农超对接农产品基地建设。在彭城镇建起了3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年产各类蔬菜近5万吨;在方山乡雪洞村等地建起2万亩生姜生产基地,年产生姜5万吨;在文成、沙溪等乡镇建起了5万亩优质水果基地,生产水果10万吨;在双龙镇许家桥村等地建立了禽蛋生产基地,年产鲜蛋2亿枚;在水观、沙溪等乡镇建立了养殖基地,年产生猪100万头、肉羊50万头、肉牛5万头。为做大做强基地,阆中市社组建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技术服务队,农化队员顶风冒雨,常年深入田间地头,用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指导专业合作社和基地生产。对近万亩柑桔全面实行品种改良,在生姜基地新建起了大棚,引进了新的品种,对禽蛋生产的加工技术进行更新,创建了“春妞儿”牌鲜鸡蛋品牌。这些,不仅增强了“五大基地”的实力、活力,使其成为阆中市直采直供的天然绿色“大仓库”,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费用,还带动了6300多户农户增收走上致富路。
为更好地解决农民“卖难”和居民“买难”问题,减少两头受累,阆中市社与9个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基地签订了长达6年的采购合同。利用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完整、网络资源丰富、产业链完备及社会认知度高的优势,在全市建立了农产品直销门店60个,以“好邻居”超市为载体,在城区建立了3个大型超市,“统一货源、统一风络、统一产品、统一服务、统一价格、统一质量”,使居民享受到便捷优质的专业服务。
为了让“菜园子”直通“菜篮子”,阆中市社还开展了与农贸市场的对接,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鲜活农产品直接供应市贸市场,对外批发销售,吸引广大民前来购买,成为繁荣城乡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去年该市鲜活农产品销售量达8100吨,销售额3560元,节约成本费用85万元,使每户农户从中平均增收2580元。做到了政府赢民心、企业点市场,农民得实惠。
打破流通 走好“最后一公里”
在阆中市新城的黄金地段,阆中市供销合作社盛达经贸公司兴建的全省第一座配送能力达2万吨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正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拔地而起。该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占地46亩,投资4000多万元,集采购、冷藏、分装、加工配送、检测检疫、信息服务、农超对接于一体。经过前期努力,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0%。为了让“菜园子”丰富“菜篮子”,该中心超前谋划,主动找客源、找市场,已与成都、重庆、西安等大城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到时候,阆中生产的各种鲜活农产品在这里经过加工处理后,由公司的物流车队昼夜兼程送到周边各大城市。
一菜一叶总关情。为了使农产品在长途运输途中保持原汁原味,阆中市社还在五谷台、雪洞、许家桥等几个生产基地新建了几座中转冷藏库,对当地农产品就地储藏,还配备了农产品检则检验设备,保证居民们吃上鲜美、卫生的放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