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5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京都宇治的“八十八夜采茶节”


  制茶师傅现场展示手工揉捻法。

  立春后第88天在日本被称为“八十八夜”,茶产地有举行采茶节的习惯。今年的“八十八夜”正好是5月1日,于是那天便和几位日本朋友一起去京都府的宇治市体验了一下日本八十八夜采茶节的乐趣。

  宇治市位于京都府南部,是日本茶叶生产的发源地。据传,荣西禅师把从中国带回的茶籽分赠给明惠上人后,明惠上人将其种植于京都的栂尾,把繁殖的种子送给宇治的农户。但当时的农民不知道如何栽种茶籽,明惠上人便骑马在山坡上跑了一圈,让农民按马跑过的脚印栽种,一个脚印一颗茶籽,这样宇治的农民才学会了种茶。为纪念明惠上人教民种茶的功绩,大正15年,宇治的种茶人在福建禅僧隐元隆琦开创的万福寺前建立了驹蹄影园碑。现在,宇治茶的产量在全国茶产地中排行第五,主要生产抹茶、玉露等高级茶。据悉,当地有关部门正准备将宇治茶的生产加工工艺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八十八夜采茶节分两个会场,第一会场设在宇治茶会馆。来参加采茶节活动的市民可以在这里试饮新茶,也可以体验焙茶、磨茶,学习沏茶,试点抹茶。会馆后面的山坡,是一片用黑色网膜覆盖的茶园,参与采茶的市民正兴致勃勃地摘采着翠绿的新芽。在茶树上搭建遮阴棚的栽培方法被称为“覆下栽培”,最早见于日本17世纪中叶的《茶事图屏风》(其为小谷城乡土馆的藏品)。同行的日本朋友说,覆下栽培的茶树都是用来做“碾茶”(即用来磨粉加工成抹茶的原料茶)和玉露这样的高档茶的,通过将近一个月的遮阴和控制日照,可以减少茶的苦涩味,提高口感。宇治茶生产组的师傅告诉我们,通常的茶树一年可摘二三次,而做碾茶或玉露的茶树每年只采一次,而且全部是手工采摘。怪不得抹茶和玉露的市场价格是那么的昂贵。

  之后,我们坐大巴到与第一会场相距七八公里的第二会场,京都府农林水产技术中心的茶业研究所。第二会场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不仅可以进茶园采摘茶叶,还可以参观机械化的茶叶生产车间。茶园和制茶车间相距不远,步行约二三分钟。途中,还有对茶树防虫除虫技术的讲解、凉水泡茶的试饮、不同茶叶的汤色和香味的比较等活动,安排得非常合理紧凑。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手工捻揉法的现场演示,把约3公斤的、经过蒸气杀青的茶叶放在长方形的揉捻盘上,制茶师傅用两手使劲搓揉,使之形成一个圆球,然后又擘开球体,轻轻抄起,慢慢抖落。揉捻盘的盘底是用类似宣纸那样的“和纸”糊成的,表面涂有柿籽油,下面装有木炭火炉,在搓揉、抄抖的过程中茶叶的水分不断蒸发。待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再冷却、整形、烘干,据说整个过程大约需4个小时,最后得到的成品茶叶大约是500或600克。如此费时费工的极品茶叶,大概只有茶道大家们才消费得起吧。

  离开茶业研究所,我们顺道去参观了黄檗山万福寺和驹蹄影园碑,缅怀了一下对传播中国茶文化做出贡献的隐元禅师和明惠上人。在万福寺对面的白云庵品尝了黄檗普茶料理后便踏上了返程。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