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5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农控股合作社网络连锁分公司总经理 刘庆胜:
应势而上,开创为农服务新模式


颁奖晚会上,中农控股合作社网络连锁分公司总经理刘庆胜(中)接受央视主持人现场采访。

  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这种新模式的诞生,是来源于农民的实际需求。我们在多年为农服务实践中切实感受到,农民更需要个性化的、“对症下药”的农资产品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中农控股作为龙头企业,把国家的政策导向、农民的实际需求和企业的经营工作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国主要农业产区尝试发展农资小型合作社,目前已建设了4000多家,计划通过今明两年的时间,发展到10000家以上。

  和传统农资经营模式相比,小型合作社开创了一种服务新模式,并且随着小型合作社建设的深化,已逐渐成为一股为农服务新势力。

  首先,从理念上讲,在小型合作社建设中,中农控股把分散的农民按照自愿原则组织起来,把过去的经销商转变成为基层社,把农户发展成社员,为社员提供一整套的增产增收方案,并且将服务延伸到收割、收购和农产品加工等环节,使农民切实感受到“打包农业”的实惠。

  其次,在服务内容上,将过去的产品导向转变为服务导向。我们认为,现在的农业生产除了需要有优质的农资商品外,更需要的是一对一的“庄稼医院式”有针对性的农化服务。为此,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在为社员提供农资商品外,还配套建设了产品研发中心、基层配肥站和配送中心,聘请了农化服务专家,通过开展测土配方、田间指导、病虫害防治、农化知识讲座等,将农化服务真正变成“庄稼医院”,根据作物的需要开配方,给出合理的施肥方案。

  再次,在运作模式上,一方面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化肥、农药、种子等订单式产品,另一方面还联合合作社组建农产品回购、加工基地,解决农民卖难问题。此外,今后中农控股将进一步完善小型合作社的功能,在租赁土地开展规模化农业种植,提高农业附加值方面进行诸多尝试,真正贴近农民需求,为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