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安溪,是铁观音的故乡,我从一出生就有幸和茶结缘。现在老家房前屋后,甚至是田地里,都种上了安溪铁观音,这里是茶的观园,绿的世界。春日里,要是行走在任意一条路上,抬头放眼,那层层叠起的蛋糕山上围起了圈圈可爱的绿色,一下子跌入我们的眼帘,来不及收拾这么多的绿意,再回头看看脚下,大片的土地上,早就没有了水稻的踪影,一丛丛茶树伫立在田野上,装点了家乡人的生活。
一阵阵清风,养就了安溪铁观音的品质:沉稳、恬淡、轻盈。姑娘们巧手采珍,把嫩叶连同欢笑装进背篓里,背回来。等到制茶时,师傅们凝神运气,炒制茶叶,转动器械,让这般尤物羽化成仙。茶叶上了古香古色的桌,入了洁白如璧的瓷瓯,经热气腾腾的开水一冲,阖上瓯盖,筛去首冲水,也就荡去了尘俗杂念。然后,开盖,再次冲水,任绿意肆意地在瓯中绽放,任由阵阵茶香氤氲弥漫。瓯盖轻轻一盖,且留清香,酝酿片刻,清淡而有余韵的茶水便可出瓯。斟入精致的茶杯时,同样讲究舒缓得当,让那韵味跃入杯中,然后交付唇、齿、舌、喉乃至五脏六腑,让淡雅的芬芳在体内弥漫,和屋外一阵阵徐徐而来的清风交汇在一起。
我是痴爱着安溪铁观音的。
阳光明媚的天气里,一早来到办公桌前,就先要拎来清水,冲上一瓯茶水,细细地品一番,养好了精神,再开始处理手头的事情,让一天的工作都处于一个精神饱满的状态下完成。傍晚回来,落日余晖,余霞散在天边,趁着无限美的夕阳,约上几个聊友,煮水泡茶,畅谈人生。入夜,一杯铁观音依旧伴身侧,手上拿着一本好书,经史子集也好,现代小说也好,细细品读。那细微的茶香,颗粒毕现,在我和书中人物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让我与书中人同悲欢共荣辱。于是我结识了一个个伟大的人物,但是我最好的朋友还将是我一生钟爱的安溪铁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