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4日至16日,初春乍寒,我作为吉林农信的一名员工,有幸参加了中华合作时报社在河南安阳举办的“2012农村金融高级新闻研讨班”。
感谢报社给我们新闻工作者创造的这次学习机会,让我见识了全国各地的新闻写作精英。参加学习研讨班的吉林农信一行14人在省联社的统一带领下,一同前往培训目的地——河南安阳。几天的学习交流,让我们这些神交已久却不曾谋面的老朋友相会在古都——河南安阳一起学习、一起研讨、一起交流,相互沟通感情。
这次学习收获很大,吉林农信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参加培训的人员学习热情都很高,尤其是舒兰农商行田荣义同志把自己如何写作、如何深入实际调研、如何把握写作技巧等在研讨班上进行交流,多次得到授课老师的赞赏,可以说为我们吉林农信争了光。同时也促使我在今后的新闻宣传中,争取向他学习,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真正把吉林农信宣传出去。
学习期间,培训人员还参观了安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宣传成果展。通过参观和讲解员的讲解,我们领略到安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发展历程,从中感受到安阳农信的行为文化、服务文化的内涵,也了解了安阳农信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以及今后的愿景。
学习期间,我们还进行了采风考察。最让我震撼的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1960年,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就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那种壮观的景象如果不是亲临现场是很难想象到的。在那种恶劣的条件下,凿洞开渠,人们那种与天斗、与地斗的精神是何等强大。这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现如今,我们正需要这种精神。因此,红旗渠爱国主义教育游已成为了林州的品牌,红旗渠更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作为一名吉林农信人,更应该弘扬红旗渠精神。目前,吉林农信正处在改革的发展期,百废待兴。如何秉承“坚持、坚守、创新、转型”八字方针,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我们面临的课题。我认为,不管怎么改,吉林农信立足“三农”的市场定位不能变。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吉林农信真正办成“农民致富的银行、居民兴业的银行、微企成长的银行”,让组建东辽县农村商业银行的目标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