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8日,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农业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平鲁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与农业专家及部分企业家一道就平鲁农业经济发展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和座谈。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晋陕蒙三省交汇之处,是资源大区。境内有煤、石灰石、高岭土等资源40余种,其中煤炭储量137亿吨,是全国煤炭百强县区之一。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就在平鲁。 “十一五”期间,平鲁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位居全省119个县区第17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位居第25位,跻身全省30强行列。截至目前,全区财政总收入已达到18.32亿元,提前20天完成双过半任务。平鲁是著名的特色小杂粮主产区。平鲁地处半干旱山区,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之成为小杂粮生产的理想区域,是著名的小杂粮之乡。平鲁是历史文化名乡。唐代名将尉迟恭就出生在平鲁,使平鲁成为蜚声中外的中国门神文化之乡。同时还是全省资源型地区综改的先行试点区。
近年来,平鲁区紧紧围绕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幸福新城的宏伟目标和“70%的土地种草植树、70%的农民进城”的重大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大力推进林草业发展、促进城乡生态化的同时,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以种植园区、养殖园区和加工园区建设为载体,通过政策引导和示范带动,农、林、牧产品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以向阳堡乡为中心的双万亩种苗基地,总面积达到1.2万亩;以凤凰城镇为中心的特色农作物种植基地,达到40万亩;以下水头乡另山集镇为中心的万亩设施蔬菜基地,正在全面实施;以双碾乡为中心,覆盖西北山区的50万只肉羊养殖基地,已经建成标准化养殖园区46个。初步形成了林草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业齐头并进的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
(王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