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山东济南高新区会展中心充满“农味”。芹菜茄子、生姜辣椒、大米小米、地瓜土豆、桃子甜瓜……300多个专业合作社带着农产品在“2012·国际合作社年在中国”山东庆祝大会暨合作社产品产销对接大会上“相亲” 。
众多展台中,生姜格外抢眼,沂水县德农生姜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将生姜堆成的小山上点缀着彩色的辣椒,取名“姜山多椒”,还把生姜拼成中国地图,地图的左边是绿色四角花状“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这个标识成了合作社农产品通向大型超市、批发市场等城市销售终端的“身份证”。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艺华介绍说,近年来,山东省供销合作社领办、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8241个,入社农民近70万户,建立鲜活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970个,面积近40万亩,带动农户标准化生产基地近300万亩,与全国大中城市的180多个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经营加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关系。目前供销合作社蔬菜、水果的日均经营量3000吨,全年达100多万吨。
在生鲜蔬菜和水果中,有个馒头展台格外显眼,名字也特别——“富豪馒头”、“名人馒头”、“喜庆馒头”,这些馒头来自倪训练创办的汶上县联创食品有限公司,身兼山东省汶上县杨店供销合作社主任职务的倪训练告诉记者,“食品公司2009年10月成立,总投资760万元,其中供销合作社控股62%,职工参股38%。公司依托合作社发展优质小麦示范基地1万亩,形成集面粉加工、馒头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加工项目。现在,这些‘中鲁绿叶’牌馒头平均每天销售3万斤。今年公司又新上了蔬菜杂粮面条生产线。”
对接大会吸引了国内外近百家大型超市公司、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专业经营公司以及近40家高校后勤部门参与,高校也是这次“相亲”的一个重点对象,从农村“菜园子”到校园“菜篮子”,目前该省拟参与“农校对接”的高校有140余所,在校生170多万人。“农校对接”模式,可缓解农产品销售难题,提升农民标准化种植水平,有效降低学生食堂的采购成本,确保高校食品安全,实现农民增收、学生受益的双赢局面。山东省社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未来“农校对接”将分步实施,对粮油、肉蛋禽、调料等实行全省统一招标,集中采购;蔬菜类由于价格波动大,将实行准入方式,确立有资格的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名单;并还将建立山东省高校食堂大宗物资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