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作为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基层组织建设的典范,近几年,日照市社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路、方针是什么?
孔凡德:日照供销合作社现辖4个区县供销合作社,完整的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是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的先决条件,日照市社围绕建设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服务链和供销合作社发展需要的产业链,以搭建平台、构建体系为目标,确定“改造旧社、建设新社、培育强社”的工作思路和“恢复阵地、联合织网、完善功能”的任务,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基层组织建设路子。
记者:日照市社基层组织建设“恢复阵地、联合织网、完善功能”的任务,是基于什么条件下提出的?
孔凡德:上世纪90年代,为化解社员股金风险,东港区和岚山区两个区县出售了供销合作社原有全部基层门店,基层组织基本丢失。基于此,东港区社和岚山区社基层组织建设主要侧重于恢复重建。而五连和莒县的基层组织比较健全,但服务功能相对落后,所以主要通过完善服务功能、建设综合服务经营体系,加快培育强社步伐。
记者:针对4个县区不同的情况,采取了哪些具体方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孔凡德:对基层服务功能比较缺失的东港区和岚山区,采取吸收职工、农民及涉农组织入股参与等形式整合农村社会资源,开办连锁超市,领办专业合作社,联办农村社区中心,创办综合服务社,部分功能缺失基层社为农服务载体得到建设。五莲县社和莒县县社以优势基层社为重点,围绕提供社会化服务、引导农业生产、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完善惠农民服务功能。截至2011年,启动21处基层组织建设,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08处,辐射863个村庄、82万农民。
记者:为保证制定的方针能有效落实,具体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孔凡德:基层社建设能否出成果,县级社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要求各区县社要重点突出四项工作:一、抓资产整合和联合发展;二、抓龙头企业培育;三、抓“两头”带“中间”,所谓“两头”,一头是先进或优秀的基层社,一头是困难或缺乏完整体系的基层社,所谓“中间”,就是处于维持状态的基层社;四、抓班子带队伍。基层社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如何干,是决定基层组织建设能否做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基层社的主任自身要观念新、思路宽、感情深、本领强。
记者:今后,对基层社建设有何规划?
孔凡德:不断创新组织模式,建成一批体制健全、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功能完善的供销合作社新型基层组织。到“十二五”末,力争实现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区县域服务无缺失,有机构、有网点、有资产、有队伍的供销社组织体系基本形成;新建综合超市100个,改造农家店300个,日用品和农资商品配送率达到90%,全市农村网点覆盖率达100%。
(本版文字和照片均由本报记者吉宝飞采写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