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切实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更好地发挥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作用,全力支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辖内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山东省栖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狠抓信贷基础工作,积极推进信用工程建设,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而且实现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社会形象提升的效果。但在具体操作和实施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目前,信用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信用户评定占比偏低,农户参评积极性不高;二是信用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部分借款人不注重个人信用档案,有意无意造成不良信用记录,影响在金融机构办理贷款等业务。同时也对我社信贷资产业务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三是多方联动机制亟待完善。尚未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信用体系建设长效机制,影响信用工程建设成效。
深入开展“信用工程”建设应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加强组织协调,建立信用工程的长效机制。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和村两委推荐、农户参与、信用社评定”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服务体系,定期与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增强政府相关部门对创建活动的支持力度,建立信用工程建设的长效机制。
其次,规范评审行为,确保信用工程建设质量。一是拓宽征信渠道,通过走访中小企业局、经贸局、地方政府、村委和工商所等广泛收集客户信息。二是规范评审行为,严格按照信用工程建设评定要求,认真开展评定工作,防止评级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三是强化激励措施,加强信贷人员管理和考核,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充分调动信贷人员工作积极性。
再其次,加强管理指导,延伸“信用工程”活动内涵。积极联系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机构,及时向全社会进行信用风险信息提示和披露,建立良好的诚信环境。强化与公安、法院等执法部门的联动,积极地运用法律武器,严惩失信行为。同时,延伸“信用工程”活动内涵,将信用工程建设与组织存款、不良贷款“双降”、加强贷款管理和防范贷款风险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信贷业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