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的供销合作事业(三)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这也为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供销社改革,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第9个以农业农村工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个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强调多措并举、多方努力的基础上,特别突出了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文件指出,“支持拥有全国性经营网络的供销合作社和邮政物流、粮食流通、大型商贸企业等参与农产品批发市场、仓储物流体系的建设经营。”“扶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展联通城乡市场的双向流通网络。” 

  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力量,进入新时期以来,供销合作社加快推进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各级供销合作社普遍强化了专业合作服务、行业协会服务、农村综合服务等各种服务功能。在科技指导业务方面,供销合作社建立健全科技服务网站;建立科技服务队伍;建立示范基地;开展科普宣传和技术培训;开展科技承包;同当地农技站、畜牧站、农科所、林业站等农业科技单位协作,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为提升服务载体的实力,各地供销合作社坚持新建与改造并举、以新建为主,重塑基层供销合作社,同时,村级综合服务站也成为供销合作社基层服务网点和向农村延伸服务的最好形式。

  系统供销合作社有企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2010年1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供销集团由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核准注册成立。中国供销集团在农资、棉花、再生资源、农村超市、农产品物流、房地产及金融服务、国际贸易、旅游酒店等领域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多个业务板块位居全国行业领军地位,旗下拥有全资和控股公司15家,位居2011年中国500强企业第83位、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第31位。作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全资企业集团,该集团成为我国“三农”领域重要的现代流通产业集团,为我国城乡消费者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着卓有成效的服务。

  2010年3月21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接见了全体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在2011年12月23日召开的总社干部大会上,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杨传堂强调,供销合作事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关键时刻,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以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实现供销合作事业新跨越;必须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必须坚持合作制原则;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2012年1月14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五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对供销合作社提出了“四个务必”的要求,这就是:务必深刻把握主题主线、稳中求进这一总基调;务必深刻把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这一根本任务;务必深刻把握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这一强大动力;务必深刻把握联合合作、共同发展这一总要求。

  在总社第五届四次理事会上,杨传堂强调,2012年要重点抓好六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加强基层工作;二是积极参与推进流通业改革发展;三是着力推动社有企业加快发展;四是大力加强合作社文化建设;五是深入推进农业科技服务创新,加快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六是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

  过去和现在的实践都证明,供销合作社应该而且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种力量”,即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本报综合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