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8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金融创新为稳增长打开一扇门

浙江台州路桥农村合作银行 蔡继林

  中央一再强调,当前要把经济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与我国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相关。稳中求进的谨慎态度更加适合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如果一味地冒进求快,只会事倍功半,有可能带来更多负面效应。因此,经济稳增长已成为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那么金融业在此时又该怎样兼顾创新与发展呢?

  为配合国家稳增长政策,央行和银监会联手打出了组合拳:一是开展减费让利,大张旗鼓搞宣传,亮出态度取信于民。二是松口平台贷款,该周转的周转,该打包的打包。三是启动降准、降息窗口,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四是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首开非对称性降息,扩大利率浮动空间。五是维稳机制出笼,政、银、企协作机制启动,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共识。

  较之产业政策等,金融政策的调整可谓亮点纷呈。然而,金融政策的调整必须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调整相配套,否则只能成为一只“跛脚鸭”,难有大的作为。

  现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业结构调整仍面临诸多困难,核心竞争力难以有效提升,但越是在这样的时候,就越容易形成共识,越容易实行金融创新。

  应该有条件地激活时间节点。传统的金融服务注重的是对区域内的客户进行短期流动性服务,这样做的好处是心里有底,本息回笼快。可是,有一些贷款表面上是短期,实际上是短贷长用,特别是在贷款户生意很不景气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偿还贷款,结果催生了民间借贷的“过桥还款”业务。倘若银行能推出人性化的循环周转贷款,可随借随还、借新还旧,甚至允许临时性透支,那么客户的资金负担就会大大减轻。实质重于形式,与其在还贷形式上纠缠,倒不如在客户风险管控上加强监督,并适时对客户资产负债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应该选择性地突破空间限制。如推出异地商会会员贷款,便是一个向外延伸的触角。这些人长期在外做生意,有一定的资产积累和实力,但由于地缘关系,作为外乡人,他们在经营所在地不一定被当地金融机构看好,因为更希望家乡的金融机构能施以援手。如果家乡农信社能向他们抛出橄榄枝,就可以实现农信社与客户的“双赢”。

  此外,地方政府十分重视本土GDP的增长,对异地商会回归、反哺家乡给予很多优惠政策,一些地方政府还专门启动“回归工程”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如果银行的发展思路与之合拍,也顺应了政府的发展理念,就会实现“多赢”的局面。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