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9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造船业渐入“冰河”,银行路在何方?

□ 浙江台州路桥农村合作银行 蔡继林

  随着全球经济气候的“变冷”,中国的造船业终于一步步地滑向了“冰河期”。如果说,船企的恐惧夹带着无助的话,那么那些曾经慷慨支持的银行现在也开始被“绑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谁来保证巨额贷款的安全?怎么运作这些“烫手的山芋”?笔者建议可采取以下措施。

  坐下来  把准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冰融化更需要假以时日,心急不得。需求严重萎缩,运营无利可图,价格跌破成本,这是最需要有人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也是考验银企关系的试金石。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实际上是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真诚相待、共渡难关是上策。

  因此,建立一个正常、和谐的银企关系至关重要。对银行而言,帮助忠诚客户渡过低潮期,意味着企业可能会感激一辈子。即便贷款要退出,也要适时适度,给予企业活下去的信心,所以银行压贷最好悠着点。当然,前提是把准脉。

  潜下去  抓大鱼

  随着赚快钱的美梦被现实击得粉碎后,船企股东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小股东(含隐性)从一开始就没有发言权,在这场造船游戏中,一些大股东常用的手法是,利用时间差将小股东的钱先收齐,前期的资金投入基本到位。这一笔资金集中起来,数目可观,存进银行既可以运用时灵活调度,又可以获取银行的信任,为方便自身贷款留下伏笔。而一旦形势不妙,利用船舶抵押贷款套出资金,将自己和关系户的股份兑现,只剩小股东垫底,继而恶性循环,影响辐射整个行业。

  所以,“牵牛要牵牛鼻子”,管控风险应从大股东身上下手,将他们的家底摸清,把他们的资产盯牢,让大股东自己去处理内部事情。否则“大鱼”跑了,抓几只“小虾”是没有“钱途”的。

  走出去  闯新路

  近期,造船业不会有大的起色,并且已被纳入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所以在盘活存量的同时,银行需要眼睛向外,找活干。否则,业务只会萎缩,风险也无法得到及时释放。

  目前,可以涉足的行业还有很多,如中心村建设,既可以平整士地、集约资源,又可以美化家园,推进农村城镇化步伐。在此过程中,一些农民建房可能会缺钱,机会抓住了,就是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又如水污染整治和垃圾再生处理,若政府牵头,财政、水厂等出资成立一个公司进行统一操作,只要专款专用,能保证微利经营,银行不妨大胆跟进。这与银监会强调的控制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贷款并不矛盾,相反它符合国家绿色信贷的投向要求,如果银行既能承担社会责任,又有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

  由此可见,银行应该打破思维框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要是有利于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就有必要谋划、参与,甚至引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