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9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信社要提升应对网络舆情能力
□ 湖北郧县农村商业银行段白龙

  随着信息产业的日益发达,使我们置身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是互联网逐渐普及之后,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获取信息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但是,正所谓“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网络在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关的负面影响和风险隐患。在这些风险隐患中,存在着一种被命名为“声誉风险”的隐患。

  近年来,金融机构所爆发的公众事件急剧增加,而且影响更为深远广泛。一家银行要塑造一个品牌,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若要破坏一个品牌,可能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而且,在金融单位面临的风险中,其他风险造成的损失破坏可能是一次性的,比如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造成的损失可以利用拨备进行核销,但是声誉风险造成的损失破坏,恢复时间要长得多,要恢复声望,难度非常大,甚至有可能就此倒闭、破产。

  在当前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农信社要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的挑战,高度重视声誉风险,不断强化风险管控能力,通过加强舆情监测和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声誉风险,不断提升农信社的发展和竞争实力。

  首先,要树立责任意识,促进声誉风险意识提升。农信社应充分认识到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把对声誉风险的认识提高到与其他各类风险同等重要的高度,把它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的范畴,统筹加以考虑,全面提高声誉风险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培训、讲座等多种方式,在银行员工中普及声誉知识,引导员工关注诚信和道德,营造自觉维护农信社声誉的良好氛围。

  其次,要加强信息披露,重视社会舆论监督。农信社要保持与媒体的良好接触,借助各种媒体平台,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定期或不定期的宣传自身的价值理念,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形象,从而提高农信社在社会中的认可度,提升竞争力。

  再其次,要加强舆情监测,完善舆情应急预案。农信社要重视网络舆情的监测,重点加强对各知名金融网、论坛博客以及各级报刊等媒体的监测,及早发现重大舆情动向,对于农信社的不利事件,应积极回应媒体,保持公开坦诚的态度,尽早和经常地向公众报道事实,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事件,避免误导公众;对网上非法和过激言论,提前采取措施,第一时间予以剔除,争取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对不良信息,要采取公开澄清、跟帖引导、主动邀请记者深入报道等方式引导舆情,及时消除负面舆论影响。

  最后,要完善考核机制,加大舆情责任追究力度。农信社应成立声誉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设置舆情监测岗位。与此同时,建立舆情监测情况定期考核机制,并纳入全年专业综合考核工作中,对出现负面舆情事件未按照相关要求及时报告的人员,追究其相关责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