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鲜奶酸败
乳业质量问题屡次发生,不同的只是主角的变更。这一次,陷入舆论风波的换成了光明乳业。近日,光明乳业被曝出配送的鲜牛奶味道怪异,疑为变质。随后,公司承认产品发生酸败,并指出产品变质原因在于配送车辆温度未达到标准。
过程:两种解释
“对消费者当天我们就已处理完毕,但公司内部最近两天一直在开会,进行内部教育与警示。”光明乳业媒体负责人龚研奇表示,针对事件的发生,光明乳业没有任何借口,对消费者深感内疚与歉意,公司也一直在整改与提升。当天,经过调查找出原因在于配送前进行移库的过程中,因车辆温度没有达到标准致使部分产品发生酸败。
但颇为矛盾的是,涉事送奶公司给出的却是另一种解释,“公司一个员工失职,关冷库门时把冷气关掉了”。
面对如此说法,龚研奇表示,公司公告的解释是经过调查研究给出的真实原因,“之所以事故发生当天的下午才正式对外公告,就是因为一直在调查真正原因。”然而,光明乳业对于事件发生原因的解释却遭到了业内专家以及行业研究员的质疑。
上海一位食品研究员认为,光明乳业给出的理由过于简单,应该更具体些,“此外,我并不太相信公司说的移库车辆问题,我认为更有可能是冷库问题”。他进一步解释,即便车辆没有开冷气,新鲜牛奶放置车辆内至少一个小时是不会变质,“本次发生区域包括长宁、浦东等,早晨时间一两个小时完全可以到达”。
“外界怀疑问题在于冷库,冷库是不是停电了没有制冷?如果没有制冷,相关系统为何没有自动报警?如果是冷库出现了问题,光明承担的责任就更大了。”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
结果:质控存缺陷
对于光明乳业来说,这已是3个月内第4次因质量问题而备受外界关注。上述食品行业研究员认为,一家企业如此密集出现问题,说明企业在管理上存在较大改善空间。
面对公司频繁发生的质量问题,龚研奇只是强调,光明乳业在产品质量控制上从未放松与懈怠,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每次问题发生后,公司都在努力解决与改进。
王丁棉表示,在乳企行业,光明乳业的发展路径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比较踏实,也得到了大众认可。但伴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其质量管理是否能跟上却值得担忧。
“其实光明这几次发生的问题不是奶源问题,都是生产后产生的问题,属于基础操作方面,是低级问题。”一位业内研究员认为,这些错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只要产品不合格就不是小问题。”王丁棉认为,不管是何种原因,只要产品对消费者存在危害性,就说明公司需要改善。(张小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