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难带”是当今很多基层团队组织中的普遍现象。部分团队负责人在为个别团队成员“不听招呼”、“不服从管理”或是“敷衍应付领导”、“执行力差断层”的问题而抱怨,“兵难带”现象似乎成了当今团队组织管理的“顽症”。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以人为本,从调动团队成员自身的积极性出发开展工作,重点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应高度重视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思想教育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团队成员从思想上产生共鸣,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带着乐趣和责任心去工作,事半功倍,效率提高。
第二,应做到奖罚分明,及时到位。管理者在调动起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奖罚分明的制度应及时到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在团队内部倡导一股正气,鼓励积极分子再上一层楼,争创新业绩,包括精神表彰和物质奖励等,让他们看到希望,树立更加远大的目标;对那些阻碍甚至破坏团队发展的成员必须予以处罚,同时要本着“治病救人”原则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实现从后进到先进的转变。此外,在评价团队成员的业绩时还必须注意:先进积极分子“干得越多,往往问题也越多”,因此要多从正面积极肯定其取得的成绩,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团队创业的“骨干”和“栋梁”。
第三,应时刻发挥领导成员的带头表率作用。作为团队负责人或领导人员,应该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工作生活中处处为一般成员做出表率,关心团队成员的生活、工作。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一味地把自己不愿意去做的工作全部推给一般员工,自己只会坐享其成,这样的团队负责人就很难产生号召力,团队的凝聚力也无从谈起。
第四,应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团队岗位进行调整,保持队伍活力。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再好的团队,如果长时期不进行内部的调整也会变成“一潭死水”,只有不断地进行优胜劣汰,及时吸收新鲜血液补充,才能保持团队的活力。对表现优秀的团队成员要大力推荐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对后进的团队成员要让其看清形势,增强危机意识和自身的竞争力。 第五,应让员工及时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产生成就感和归属感。员工投身单位认真工作的目的除了实现自身的理想创造一份事业外,还是在于挣得家庭生活所需。因此应及时让员工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根据单位经营效益的增长同步提升员工的收入。如果单位的效益持续增长,而员工的收入、福利却没有同步提升甚至下降,轻则影响士气,重则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
相信只要做好了以上这五点,“兵难带”的现象将会彻底解决,团队将充满战斗力和活力,无坚不催,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