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9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简讯


  茅台葡萄酒新品在京举办品鉴会

  本报讯  (记者  贾书哲)   9月17日,茅台葡萄酒新品品鉴会暨北京茅台葡萄酒体验会所开业仪式在北京举行。此次新品品鉴会展示了茅台2012年合作进口酒佳侬庄园2009干红、凯堡2010干红、伯莱尼奥2009干红、皇家橡树冰酒系列。其中佳侬、伯莱尼奥均获得国际首号品酒师罗伯特·帕克的青睐,分别给予86-87、88的评分。品鉴会中深受好评的莎当妮干白获得2011年中国轻工精品展金奖。

  据了解,茅台葡萄酒公司在2012年推进了市场战略,并向高端引进。其新品龙韵·尊藏、龙韵·典藏、天韵系列等在酒质、口感等方面不但获得巨大突破,而且达到国内葡萄酒前沿水平。此次新品发布会茅台葡萄酒公司对其产品信心满怀,在品鉴会现场所开启的莎当妮干白、佳侬、龙韵尊藏等三款产品均获得在场嘉宾的交口称赞,尤其是专业葡萄酒人士给予三款产品极高的评价。这意味着茅台葡萄酒公司酒质的提升将会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也印证了其国际合作的决策为明智之举。

  茅台葡萄酒公司成立10年来一直在低调中前行。在其董事长钟怀利领导下精心谋发展,认真做好酒,扭转困局,突破瓶颈,开启了一路高歌的局面。从2006年开始连续6年来业绩一路高升,2011年突破行业前八。而且品牌市场活跃指数连续四年占据国内前三位,今年上半年更是跃居首位,实现了30%的同比增长率。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茅台葡萄酒的战略部署。一方面,茅台葡萄酒在产品质量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不但将健康理念全面注入到产品生产中,并且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还采取密码锁等防伪技术保护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茅台葡萄酒加大国际化步伐。根据介绍,茅台葡萄酒在今年不但与国际知名酒企合作引进原瓶合作进口酒,茅台集团更进一步计划收购国外酒庄。而备受瞩目的国内酒庄建设也将于明年底后年初与大家见面。这一系列措施不但意味茅台葡萄酒步入高端时代,也意味着茅台葡萄酒进入国际视野。

  江苏南京市社农贸合作促进两岸交流

  本报讯 (驻江苏记者 王丹)  9月20日,江苏南京市供销合作社、南京市农业委员会举办了江苏宁台农贸合作产业园项目推介会。

  推介会上,江苏宁台农贸合作产业园与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与台湾著名兰花育种专家、兰花育种者协会监事长陈隆辉签订了“精品兰花博物馆”合作协议;与台湾农业科技专家魏家威博士签订了“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合作协议;与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签订了“大学生村官实践创业”合作协议。 

  江苏宁台农贸合作产业园是农业部和国台办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对台农业交流合作产业园区。园区自去年9月在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上成功举办了专场推介会后,先后数次组团赴台湾地区参观学习,与台湾产、学、研各界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并将台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理念和经营模式,有针对性地体现到江苏宁台农贸合作产业园的建设之中。产业园目前已成为宁台农贸合作交流的新型平台,同时也是南京市发展创意农业的重要产业化基地并被确定为全市唯一的大学生村官实践基地。目前园区内重点建设的“海峡两岸高科技农业创新孵化器”、“海峡两岸农业人才培训交流中心暨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兰花珍稀品种培育中心暨兰花博物馆”、“宁台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等项目,已成为产业园的4张名片,并将在产业园区的整体发展中起到带动作用。

 

  遵化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本报讯  今年,河北省遵化市迎来了撤县建市20周年。20年来,遵化按照“支柱产业化、企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链条化”的发展思路,积极采取措施,在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培育新兴产业,进而加快城市工业由“大”变“强”的发展步伐。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78.3亿元,增加值250.4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均位居河北省县级前列。

  推进“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使一批立市规模工业企业迅速崛起。目前,该市已形成钢铁矿山、机械制造、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电力能源、医药化工等六大优势产业,其中钢铁产业占该市工业经济总量的50%以上,亿元企业76个。建龙公司、港陆钢铁连续多年入围全国500强,2011年分列第160位和289位。

  近年来,遵化市成功引进了金三顺木化地板、宝钢制罐、圣龙水泥、众邦光伏电子、HAN防爆器材等一批战略投资项目,形成了新的增长亮点。同时,引导企业大力开发国外市场,努力扩大出口创汇。到2011年底,该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52家,产品达到八大类65个品种,包括钢铁、矿机、板栗、腌渍菜、仿古家具等,出口国家有美国、日本、韩国、泰国、智利、俄罗斯、斯里兰卡等,实际利用外资4196万美元,出口创汇1.13亿美元。

  该市还建设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党峪金山工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现代物流园、曹妃甸临港产业园等五大产业聚集区,拥有入驻企业147家,总投资11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被确定为河北省产业聚集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区被河北省确定为省级创业辅导示范基地。

(宋莉)

  遵化农业从单一到丰富

  本报讯 撤县建市20年来,河北遵化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向新型中等城市迈进。截至2011年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890元,比建市初期提高了9倍;发展各类龙头企业57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3%,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食品工业强市”,连续6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市)”。

  建市之初,遵化农产品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该市在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上,狠抓科技兴农,促进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从2003年开始,该市继续将粮食生产作为农民增收的首要工程,积极推广玉米“一增四改”和小麦晚播节水等技术,使农业科技在粮食生产上的贡献率达到50%。2011年,该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7.2万吨的历史高水平。

  在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上,遵化市突出扶持林果、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加大支农惠农强农力度。仅“十一五”期间,该市累计投入支农财政资金4.6亿元。“十五”以来,该市被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

  通过调整,到2011年,该市农业发展真正由过去的“单一模式”转变为现在的“丰富多彩”。粮食播种面积65万亩,总产量达到27.2万吨;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6万亩,产量达到71.2万吨;食用菌大棚达到6500个,产量达到14万吨;果品面积达59.8万亩,蔬菜、食用菌、林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宋莉)

  遵化环境保护走在前列

  本报讯 河北省遵化市重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撤县建市20年来,采取综合措施,通过对重点领域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改进环境治理和监管,狠抓企业节能减排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该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得到有效削减,整体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该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削减21.2%、25.88%;2011年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的天数为338天,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被河北省评为“环保目标管理先进县(市)”,并被国家环境保护部授予“国家生态示范区”和“全国文明生态县(市)”等荣誉称号。

  建市初期,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其他因素,该市城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率过低,大量生产、生活污水不处理就排放,直接污染着该市水环境,而相关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跟不上,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此,该市在建市伊始就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集中精力狠抓了全市环境治理。一是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区域环境质量得到迅速改善,二是改进环境监察监管措施,主要污染物总量进一步削减,三是强力推进节能降耗,循环经济发展迅速,均取得明显效果。

(宋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