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0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打造甜蜜事业的合作社理事长
——记十八大代表杨大可的幸福创业路 □ 驻重庆记者 杨耀文 见习记者 周 烨

  看着一株株果树硬是从石头缝里长出了累累硕果,杨大可开心不已。 杨耀文 摄

  大山深处,有一对令人艳羡的神仙伴侣,共同铸就着彼此热爱的事业。蓝天下、青山间、阵阵果香、声声笑语,让大山变得至情至性。这听起来像神话般的故事,就发生在重庆市云阳县海拔1400米的无量山上。

  杨大可可谓是为今天的幸福生活倾尽了毕生心血,现在他不仅让自己和家人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也让家乡的父老乡亲过上了甜蜜生活。杨大可是重庆大果水晶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全国劳模、重庆杰出青年农民,他的妻子杨永琼也是全国妇联表彰的标兵。你可能不熟悉他们的名字,但是你很可能吃过“大可”牌水晶梨。

  有志青年不忘本

  回乡创业搞发展

  1999年,杨大可从四川大学毕业。在当年,川大毕业的高材生想要在城里找个好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当时每个乡民都认为在村里出了名的金凤凰——杨大可是要在城里升官发财的。可他并没像其他人想的那样在城里安定下来,虽然拥有了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但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心心念念的就是他的家乡,他的父老乡亲。他从大山走出来,深知那里的落后,急缺人才来帮助村里的乡亲们脱贫脱困。

  2000年,杨大可做出了这个影响了他一生,也影响了成千上万户农家的决定,他毅然决然辞去原有的工作,并说服同样大学毕业的女友一同回乡创业,在当时,这个决定并不被大家看好,大可的父母更是对儿子的决定感到不理解和气愤。顶着各方的压力,杨大可硬着头皮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

  艰难创业尝苦头

  摸爬滚打获丰收

  2000年12月,杨大可就在重庆市云阳县双土镇无量村无量山承包了营盘岭280多亩荒地,开始播种他心中的梦想。女友杨永琼也放下笔杆拿起锄头,同大可一起真正当起了农民。

  荒凉的山坡,除了杂草什么也生长不了,当地村民看作是废地的山坡,杨大可却当作宝。首先,他要把280亩荒坡改成梯地,清理杂草;然后,开挖近3万个两尺见方的窝子,在山上一耗就是一天,风吹日晒,其劳动的艰苦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大可把自己的父母也动员起来,就这样,一家四人一起共同分担风雨,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天黑才回家。承包地离他家有6里多路,为赶时间,杨大可与杨永琼干脆在地里搭起窝棚,用4根木头柱子支撑,塑料棚往上一搭,一个简易的小家,成为了大可和杨永琼神仙伴侣的第一个避风港。住在窝棚里超过一年的时间,每天他们吃住都在野外。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的秋天,杨大可终于掘到了回乡种梨的“第一桶金”,果园首次挂果,喜获丰收,2万多斤水晶梨给他家带来了5万多元的收入。 

  供销合作新气象

  合作经济铺大道

  水晶梨的丰收坚定了杨大可继续壮大产业的决心。2005年当地的大果水晶梨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最初只有485户入社社员,入社土地5400亩,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入社,主要靠入股土地租金、劳动报酬、年底分红获取收益。发展到现在,入社成员已达到5700户农户,共32000亩果园,地域涉及云南、浙江等6个省(市、区),主打的水果——水晶梨一年出产1200万斤。

  杨大可说,2008年,对于自己是极其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原云阳县供销合作社谭主任来专业合作社调研。“我当时就想我们的合作社虽然现在有很好的发展势头,但是还存在一些缺陷,如果有县供销合作社支持的话,这个产业还能做大做强,还可让经济增长点再增加,循环经济不断加强。”杨大可说。就这样,杨大可开始与云阳县供销合作社接上轨。

  按照杨大可自己的话说,在没和供销合作社对接之前,专业合作社的品牌化运作很差,市场信息不灵通,这就直接导致了水晶梨的销路,关系到农户们的生活收入,这让杨大可丝毫不敢懈怠。通过和供销合作社合作,这个困扰了杨大可多时的销路大麻烦得到了解决。县供销合作社不仅为合作社开拓了很多市场,而且在方方面面都给予大力支持,比如,提供水果的外包装设计、包装盒,解决农资优惠问题、培训技术和财务人员,管理制度,电算化软件设备、办公设施等。

  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到现在走出了云阳,并努力成为了重庆市的著名品牌,大果水晶梨专业合作社、“大可”牌商标都前进了一大步。现在合作社品牌意识强、管理科学化、生产技术规范化,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更有前瞻性,杨大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今年开始,县供销合作社协同大可一起谋划在城乡结合带开辟一片新果园,专门用于发展城郊生态农业旅游基地。

  除此之外,还加快发展生长不高、但结果率高的盆栽果树,这些盆栽果树不仅适合城市人自家的天台和阳台上栽种,还可广泛用作各种会议专用的观赏盆景。

  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杨大可作为重庆市惟一的合作社理事长、云阳县唯一的参会代表,他不仅向世人证明了合作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杨大可还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实现了造福家乡的夙愿。这对儿大山里的神仙伴侣还将继续他们的甜蜜事业,还将继续带领乡亲们谱写致富赞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