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0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零售业行情远未回暖

陈岳峰

  零售业回暖了?

  一些媒体根据中秋、国庆假期各地零售企业的销售数据做出了这一判断。

  节日期间,北京市130家重点商业企业实现销售71.6亿元,同比增长13.6%;青岛10家零售企业7天实现销售14.6亿元,同比增长16.8%;武汉商业社消品零售额约100亿元,同比增长18.3%;四川省节日期间社消品零售额276亿元,同比增长18.5%。

  不可否认,尽管经济减速,有些地区的零售企业在两节期间业绩仍有增长。

  据称,苏宁、国美、大中在北京市场的节日销售额共超过20亿元——连受影响最严重的传统家电零售都表现不错,也难怪业界觉得形势开始变好。因为就在不久前,北京市商委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实体店客流明显下降,部分高端百货销售甚至出现负增长。

  不过,仅凭一个假期或是部分数据就觉得行情已转暖未免太乐观。如苏宁、国美在北京表现不错,但在其他地方却出现下滑,在厦门,两家企业“双节”的销售分别为4681万元和3367万元,同比下降了16.01%和18.44%。

  长假本就是个消费引擎,增长才属正常。而判断是否真正增长,还要看这个月剩下的20多天以及未来几月的数据,如果接下来仍下滑,那只能表明这是节日期间的集中消费,并非持续回升。

  与此同时,在CPI一直下行、民生商品价格却处于上升期时,老百姓消费支出增加,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所获得的同等商品并没增多,也就是说,在扣除物价上涨、拧干商品提价和增加的各项运营成本的水份后,商家的实际增长率可能更低。

  况且,节日期间销售同比下降的地区和企业也不在少数。

  根据上海商业信息中心的数据,395家大中型商业企业“双节”共销售64.3亿元,比今年春节黄金周、“五一”小长假的销售增速分别下降4.8个、2.4个百分点;广州假日办的统计也显示,广州12家主要零售企业黄金周吸金9.12亿元,同比下降8.86%。

  杭州零售业更是被形容过了史上最惨淡的一个黄金周。杭州大厦、杭州百货大楼、银泰武林店、银泰西湖店、解百等6家商场累计销售4.43亿万元,同比下降8.68%,居然与广州的情况相差无几。而杭州11家超市累计销售1.28亿元,同比增长也仅4.73%。

  这些数据表明,零售业的下滑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长假期间部分区域的增长很可能只是短暂的好光景。国信证券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指出,今年黄金周一线城市消费增速下滑和业态分化明显,其中百货业销售萎缩。尽管二三线城市仍能暂时维持高位,但短期不构成消费主力。

  这意味着消费需求不足很可能将长期存在。必须要重视的是,消费萎缩是经济下行过程中的必然结果,而零售企业的业绩和宏观经济关联度非常高。至少目前来看,形势依然很残酷,四季度整体行情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观,零售业仍将在一片飘绿的业绩中苦撑,惟有耐心等待拐点到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