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家电下乡补贴成了“唐僧肉”

□ 张天蔚

  陕西省永寿县一农民结婚买彩电,在领取家电下乡补贴时才发现,自己名下已经有了四台彩电、三部洗衣机,还有两台冰箱、两台空调。也就是说他家里已经有11部家电了,而且这11部家电都领取了相关的补贴。这个农民一下就傻眼了,自己家非常贫困,现在买的这一台彩电还是为了结婚用的,怎么会出来11台家电?

  据了解,在家电下乡实施补贴过程中,其实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大多都发生在贫困家庭里面,他们登记的是买了很多台家电,补贴也都被领了;自己从未购买过家电,但名下却有多部已享受补贴的家电产品。那么,究竟是谁冒用了农户的名义?补贴款项又落入谁的口袋呢?

  其实家电下乡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由政府来提供一定的补贴,一方面能让农民尽快买上家电、用上家电,另一方面可以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启动农村市场。农民获得一定比例的补贴,大头消费还是自己拿钱出来,一方面把农村市场激活,另一方面在西方发生金融危机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过剩的产能向农村市场释放。农民、整个中国经济和家电业三方都受益。

  这个初衷尽管很好,但是在一开始执行就有很大的问题,农民买了家电之后要拿着买家电的所有的票据、拿着自己身份证去相关部门领取补贴,手续非常繁杂,还要办一张专门的卡等等,所以后来为了让农民相对比较方便,就实行由经销商垫付的方式,农民买了一台家电后,其身份信息和购买信息留下,由经销商把获得的补贴直接给他,经销商拿着农民的信息资料集中到当地的财政部门去统一领取补贴,通过这个措施来方便农民,可是这样一种措施,理论上方便了农民。但是实效果也方便了这些经销商伪造农民信息去骗补。

  陕西永寿县集中骗出家电下乡补贴一大笔补贴的问题,提醒各级政府必须严加控制,严加对每一笔资料的审核才能防止这种现象。从长期看,家电下乡补贴的政策应该尽快取缔,用另外一种方式代替这种漏洞百出的方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