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服务跟着农民走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安顺办事处举办“喜迎十八大,永远跟党走”系列活动浦江站纪实
本报记者 李 博 通讯员 周建斌

  11月5日,住在浙江省浦江县上五里村的贵州安顺籍农民工余芝凤早早地起床梳妆,布依族的她特意穿上了本民族的传统服饰,佩戴上银质的挂坠,准备前去参加助推浦江经济发展大会暨万名农民工“寄语十八大”签名活动。

  为了迎接这次活动,余芝凤和一同聚居在此的9个布依族姐妹们在前一晚特意排练了几首山歌,准备在活动现场演唱给一同在外务工的父老乡亲。时至今日,她已经离开家乡14年多了。

  此次在浦江举办的万名农民工“寄语十八大”签名活动,是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安顺办事处组织开展的“喜迎十八大,永远跟党走”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此次活动的收官之战。在此之前,这一系列活动已经先后走过了位于云南昆明、贵州安顺、广东东莞、福建泉州、江苏无锡、北京昌平等5个设在异地的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和安顺本部。

  农民工也有了党支部

  大会的现场挂起了一面鲜红的党旗。虽然自己还不是正式党员,但是余芝凤跟着大家一起,面对党旗,共同重温了入党誓词。“尽管远在异乡,但是党组织的号召力让我们这些在外务工的人们更加凝聚在了一起。”余芝凤说道。

  重温入党誓词,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两项固定议程,在活动当初就确定了下来。贵州省联社安顺办事处主任、安顺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胡良品说:“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在外务工和创业的农民工老乡和农民工党员加强了党性教育,提升了士气,同时对于他们务工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贵州,累计外出的农民工达800余万人。2008年,安顺农村信用社率先在全国成立了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并在浙江、江苏、云南、福建、广东、北京等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了7个服务网点。2011年,安顺农信社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党委,依托各驻外服务点建立外出农民工党支部、团支部,形成“党委+服务网点+党支部+农民工党员+团组织+青年团员+联络员+农民工”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

  安顺市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浦江支部委员会自2011年5月挂牌以来,已累计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3名,转正预备党员18名,接收农民工党员20名。浦江支部委员会书记严生国告诉记者:“服务中心支部党组织自成立以来,已逐渐成为在外农民工的精神家园。此举不仅破解了长期存在的农民工党建工作无法开展的‘老大难’问题,而且让流动在外的农民工党员找到了组织,也为优秀农民工打通了入党的通道。”

  今年7月1日,余芝凤在浦江支部委员会的发展下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现如今,在党支部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像余芝凤一样的农民工开始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按照他们的话说,“这里有一种家的感觉!”

  走出去的信合服务

  位于一楼的浦江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办公室内,一扇房门打开后,一间只有5平方米左右的小屋展现在记者眼前。一张简单的上下铺和单人床,这便是他们的员工宿舍,拥挤却不失整洁。

  没有衣柜,每个人的衣服只能挂在床头间拉着的一根绳子上。没有厨房,做饭时只能临时将电磁炉架在门外楼梯间的纸箱上。“最牵挂还是家人和小孩,虽然离家远了些,生活条件比较简陋,但是一想到我们的工作,还是充满了激情。”浦江服务点的工作人员蔡绍洪说道。

  据了解,在浦江的25万外来农民工中,仅安顺籍农民工就达到7万余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安顺籍农民工聚集地,2008年3月,安顺农信社在浦江成立了安顺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浦江服务点,一改银行业传统的存、贷、理财业务和坐等客户上门的模式,创新推出“金融服务跟着客户走”这一理念,延伸服务领域,扩展服务方式,积极为在外的农民工普及金融知识、提供金融支持。

 在浦江务工的安顺籍农民工宋松,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去年在东阳开起了自己的金葱粉加工厂,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但是由于行业特殊性,一批货物的货款往往需要60天才能收回。对于创业初期的企业来说,流动资金的多少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

  “今年初的时候,由于新增了几条生产设备,加之放出去的货款还没收回,一时间在流动资金上出现了很大的缺口。”宋松说。在面临停产和压缩客户的紧要关头,他找到了浦江的农民工金融服务点。服务点对企业走访了解后,远在家乡的农信社为宋松发放了20万元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除了金融服务外,各地的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还为农民工提供包括法律维权、困难救助、咨询、就业、培训等全方位免费服务。”胡良品告诉记者。自浦江农民工金融服务点成立以来,已先后解决农民工劳资纠纷117起,提供就业信息460人次,讨回个人赔偿250余人次,讨回金额400余万元,先后发放、协调支持农民工在外个人贷款、创业贷款465 笔,累计发放金额2750余万元。

  记者观察

  走出去的“安顺模式”

  “安顺模式”通过在贵州籍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服务点,以“金融服务跟着农民走”为宗旨,不仅扩展了农信社的金融服务领域,同时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为社会管理创新开辟了新的模式。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贵州省联社安顺办事处开展的“喜迎十八大,永远跟党走”系列活动,不仅在农民工思想教育、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进一步发挥和扩展了各地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和基层党支部的优势和影响,使之进一步成为展示贵州地方党委政府和贵州农信社的形象窗口。

  创新金融服务、创新党建品牌、激发“归雁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安顺模式”的推广,有利于将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打造成农民工外出创业的加油站、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引路人,为更好地服务农民工、服务地方经济、推动跨越发展作出新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