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咱家的银行”

河南渑池农村商业银行 胡松涛

  离家不远的乡镇街道上有一家信用社,儿时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去那门口玩。那是一排平房,门头上挂着大大的“中国信合”字样,营业室红色铁栅栏窗口里面,坐着两个大妈,边打毛衣,边有说有笑。

  我考上大学时,家里困难负担不起学费,东挪西借仍旧差得挺远。父亲再三考虑,找到干信用社信贷员的邻村老李,恳求帮忙贷款解决学费问题。在本村小学教师的担保下,父亲在一张借据上签字、盖章、按手印,顺利从营业室柜台里拿到了学费。父亲是一个极重信誉的人,家里省吃俭用,秋收卖粮,日常养猪卖仔,钱按时还给了信用社。

  也不知什么时候,家附近的信用社盖起四层楼房,牌子也换了,挂上“农村商业银行”字样的牌子。我毕业参加工作后,一次回家陪父亲去农村商业银行取粮食补贴,才注意到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营业厅宽敞、干净,办业务的人不少,一名保安正维持着秩序,昔日的大妈已经换成帅气、漂亮的小伙、姑娘,他们操着一口普通话,微笑着接待各位老乡。细细打量,发现营业厅还有很多配套设施,填单台、休息椅、饮水机、点钞机、公用雨伞、老花镜一应俱全。

  父亲取完钱,出了营业厅。在银行门口,从一辆崭新的越野车上下来一位50岁左右的汉子,挎着一个包快步走来给父亲递烟、打招呼。

  父亲惊讶地对那人说:“老张,这是你新买的车呀。”

  老张看着越野车:“信用社都变银行了,咱也跟着沾光,过上小康生活了!”从老张的侃侃而谈中,我们才知道,早些年老张家孩子多,庄稼收成不好,穷的揭不开锅。后来,他在信用社贷款购买了一辆大型挖掘机,在附近的工业园区承包活。随着承包工程多了,老张又先后买了装载机、推土机,带出了一支自己的土建施工队。前不久,为了洽谈生意方便,老张花20余万元买了一辆越野车。

  听完老张的话,父亲由衷的赞叹:“还是你胆大敢干呀!”老张哈哈一笑,抬手指指周围:“胆大没钱也是白瞎!你看看周边这几个村,这几年添置了多少运输汽车,他们有几个不是从信用社贷款买的?大家能够富起来,信用社是功不可没呀。哦,现在不应该叫信用社,应该叫银行了。这不,咱有钱了还存进‘咱家的银行’。”老张拍拍挎包,对父亲摆摆手,走进营业厅。

  回家的路上,父亲感慨地说:“这几年咱农村变化真是挺大,家家都盖房买车,年轻一辈的更是纷纷去县城买商品房,真是不敢想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