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坚持面向市场、因地制宜,构建了栗农致富、栗企盈利的绿色通道,使罗田县成为“全国板栗第一县”。
湖北省罗田县地处大别山老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罗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坚持面向市场、因地制宜,先后发放贷款3.1亿元,积极提供板栗种植、流通、深加工等环节中的金融服务,构建了栗农致富、栗企盈利的绿色通道,使罗田县成为“全国板栗第一县”。
小贷款成就大产业
多年来,受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制约,罗田板栗的发展一直处于零星分散生产和自产自用的状态。为把板栗产业做大做强,该社积极探索小额农贷支持栗农生产的新机制,扩大扶持对象群体、提高贷款授信额度、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已成为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钥匙”。
凤山镇丰衣坳的栗农张礼华,自2006年以来,在当地信用社36万元的小额农贷支持下,小康之路越走越宽。他承包的村部300亩板栗园,进行规模化、科学化生产,现在板栗年产量达到6万斤、产值12万元,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每年年初,该社组织信贷人员深入到栗农中作调查,做到支农工作早安排、支持春耕早办点、资金需求早摸底、信用等级早评定、放贷资金早到位,帮助板栗种植户解决建园、购种苗、买化肥、备农药等生产资金缺口,将金融服务送到田头垄畔。为方便栗农贷款,减轻栗农负担,该社还采取放宽贷款限额、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简化办贷手续等方式多途径地方便栗农。广大栗农交口称赞:“到信用社贷款就像凭存折取款一样方便,随要随贷、利率优惠,小额农贷真是我们致富的好帮手。”
目前,该社已对8.5万户栗农评定了信用等级并颁发贷款证,授信总额达21.4亿元。截至10月末,该社农户贷款余额达12.8亿元,占比75.1%,持证栗农贷款需求满足率达到了100%。在农信社的大力支持下,如今,罗田县板栗面积已达到100万亩,年产量达6万吨,是全国板栗种植面积最多、产量最高的县市。
新产品“贷”动大提升
长期以来,罗田板栗产业规模效应难显现。金融服务上,农村可抵押物有限、栗农授信额度不高,无法满足板栗种植大户以及从事板栗购销、储运、加工个体工商大户的信贷需求。
2008年,罗田县农信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全县板栗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年收购在100吨以上的加工大户、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的经营大户“量身裁衣”,定制了两款信贷新产品,推动全县板栗上规模,上质量。
该社推出的全省首家县级联社区域性信贷专项产品——“板栗经营户信用贷款”,单户提供20万元以内的信用贷款,支持板栗大户的规模种植、收购销售以及板栗加工,贷款期限1-3年;开发了“个人生产经营户保证担保贷款”,由符合条件的第三人提供全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贷款无需抵押。专项信贷产品降低了栗农的融资门槛,减省了栗农办理抵押手续的费用支出。
同时,该行实行阳光办贷、快捷办贷,建立大户经营档案,贷户申请贷款时,信贷员三天内上门调查并答复,符合条件的客户及时办理放贷手续。三年来,该社共向板栗生产经营户发放信用贷款384笔,共计6535万元,个人生产经营户保证担保贷款158笔,共计2880万元。
新模式给力小微企业
随着罗田板栗产量的逐年增加,全县板栗储藏、加工的中小企业也逐渐增多。目前,全县板栗加工中小企业达71家。为帮助全县板栗加工中小企业“强身健骨”、加快发展,该社创新融资模式,积极适应小微企业 “短、小、频、急”的信贷需求特点,破解了抵押物难提供、符合条件担保人难实现融资的问题。
扩大抵押范围,贷款抵押物一改过去只限于优质房产,实行房产、地产、在建工程、原材料及产成品抵押,仓单及订单等单项或多项组合方式;改进担保方式,由单一担保改为农产品收购、加工的上下游企业、板栗加工的龙头企业均可以提供担保;与专业担保公司牵线搭桥,引导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截至目前,该县农信社共为56家板栗加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1.7亿元,全县中小企业年加工板栗3万吨,产品畅销美国、日本、德国、东南亚、港澳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500万美元,近3000名城镇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也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作出相应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