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三农”发展蒸蒸日上,改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效率低下、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落后的现状,使农村金融成为“三农”发展的助推器,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安徽省枞阳县农村信用联社作为县域金融主力军,责无旁贷。
全方位宣传
首先,宣传方式要多层次、全方位覆盖。以往宣传活动方式较为简单、覆盖面小,往往是突击式宣传,缺乏深度与广度,且宣传地点相对集中,辐射范围有限,社会影响力小,导致宣传效果一般。因此,该联社除了通过LED滚动显示屏、横幅、展台等集中宣传外,还开展了持续性宣传,如在柜台外摆放产品功能介绍折页,定期组织人员深入社区、山村、超市等,力求宣传无盲点。
其次,要寻找合适的客户群推介合适的产品。对于交易量较大或频繁结汇的企业,该联社鼓励其开通企业网银,充分利用农金网银随时转账、实时到账的便利优势,既可以与交易对象保持资金往来,又消除了支票领取、使用的麻烦;对于知识结构层次较高的客户,则积极鼓励其开通个人网银,便于日常汇兑和网上购物等。
完善经营
农村信用社网点遍布县域各乡镇,渗透能力很强,却无法做到绝对的“无孔不入”。但是,要在每个行政村或是县域社区都建立网点,成本过高。相比而言,助农取款点因具有成本低廉、便于操作、可以广泛安放等优势较易推广。
“金农卡助农取款业务”本质上是支付结算业务在农村地区的网点辐射和延伸。因此,枞阳联社充分利用物理网点的辐射作用,有效利用助农取款点和电子支付产品来对物理网点进行替代,这样不但能够提供多层次的现代化支付服务,还避免了资金成本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同时,该联社不断加强“售后”服务,进行电子产品的相关维护,并派遣专业人士对产品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助农取款点当做物理网点来重视,并依靠电子支付产品,建立了立体式的代理零售系统。
截止到10月底,该联社金农卡发行量突破18万张,在全县22个乡镇布放ATM机22台,普通POS机172台,金农便民宝273台,助农取款点32个,基本实现了“每户一张金农卡、每村一部金农便民宝、每个乡镇一台ATM机”的既定目标;发展个人网银达到3793户,发展企业网银达到135户,累计开通“短信通”8792户,初步形成了农村支付网络体系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