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费县农村商业银行以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支付环境建设工程为契机,突出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在全县搭建起以ATM、POS机具、“农金通”等为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立体式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
“金融便利店”
“农金通”
作为银行业务的一种新型支农金融服务模式,“农金通”凭借其功能齐全、涵盖银行卡、普通存折、操作简单、全天候服务、贴近群众的先天优势,获得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助推业务迅速发展。截至10月底,该行共安装“农金通”257台,较年初增加70台;10月份办理存取款、转账业务6.8万笔,交易金额达10889万元。帮助村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小额现金及转账业务,既改善了农村地区金融支付结算环境,又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便捷金融服务,同时减轻了柜面压力,成为“民生工程”的一大亮点。
“家门口的银行”
电话POS
为让广大农民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费县农商行在全县每个村庄挑选优质客户经营的超市、饭店、协理员家中等场所安装电话POS,有效提升了农民非现金交易的意愿和能力,减少了现金交易量。截至10月底,拓展系统内电话POS 达2435台,较年初增长1996台;10月份办理刷卡业务1.36万笔,交易金额达9097万元,帮助村民便捷消费。
“自助全时限银行”
ATM机
作为延长服务时间、分流柜台业务量、减轻柜面压力的最直接手段,ATM机以不间断式服务受到客户的普遍推崇。为此,费县农商行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自助银行2处、布放查询机28台、ATM机46台,较年初增加11台,平均每天每台取现20万元,繁忙网点日用钞量多达100万元,真正满足了客户24小时的金融服务需求。
“季节性银行”
“为民”金融服务点
为开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新思路,费县农商行深入农村调研支付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创新试点临时开辟“为民”金融服务点,有效减少了农副产品收购中现金“大搬家”现象的发生。一是对胡阳镇、方城镇瓜果种植户进行摸底调研,制定宣传营销方案,在果实收获季节设立临时“为民”金融服务点,手把手为种植户和收购商户办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短信通开户签约等非现金类业务,让老百姓感受到电子银行的便民惠民。二是为方便大田庄乡黄土庄新建大型水果市场商户与农户的支付结算,设立“为民”金融服务点,安装低扣率POS终端一台,帮助收购商跨行刷卡支付货款,减少现金收支达1400万元,解决了农产品交易地金融机构网点“旺季业务量大、淡季赢利少”等局面,实现了收购商、种植户、银行的三满意。
现代支付手段提升效率
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作为多种高科技结合的产物,借助网银、3G等日新月异的技术东风在用户中不断生根发芽,成为各大银行开疆扩土抢占客户的新法宝。为此,该行紧跟业务创新步伐,大力推广电子银行业务。一是巡回开展“金融大集”活动,派专人带领各乡镇支行逢大集制作2辆宣传车,悬挂宣传条幅、设立宣传台、开展现场咨询,广泛宣传“财富在手卡”、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业务优势,积极扩大其社会影响力。二是积极开展“签约有惊喜,使用多重礼”电子银行产品宣传营销活动,跟进客户需求和回访服务,实施签约有奖、使用有奖、服务点激励等措施,全面营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产品,提高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和客户活跃度、分流柜台客户、减轻柜面服务压力。截至10月底,签约手机银行14550户,较年初增加13315户,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签约个人网银10867户,签约企业网银325户,翻番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带动电子银行业务迅速发展,替代率达47%,较年初增长24%,增长了一倍多,有效提升辖区内金融支付结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