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2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失言”与“食言”

吉林省双辽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宋今声

  失言与食言,前者稚嫩轻佻、粗俗肤浅,后者修养欠佳、道德缺失。“失言”是指不小心把不该说的话说了出来。比如“酒后失言”,就是酒后失去理智,把平时不想说、不敢说的话说出来了。

  孔子对失言有一段精辟论断:“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唐代学者褚遂良说过:“君子不失色于物,不失口于人。”

  因为失言而坏事败事,“吃一堑,长一智”,久而久之,如能吸取教训、知错能改,那是再好不过的了;然而食言就另当别论了。“食”是吃的意思,“食言”,就是把说过的话吞回到肚子里,表示不再履行自己的诺言,失信于人,说话不算数。 

  据《尔雅》载:“食,言之伪也。言而不行,如食之消尽,后终不行,前言为伪,故通称伪言为食言。”

  明代刘基的《贾人渡河》是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立而观之,遂没。”

  食言者本于性而积于习,拿背信弃义当家常便饭,视不守信用若平常之事,最后必然自食其果。

  食言有时候也指不办实事。食言于人者,大多自以为聪明机巧,其实,再笨拙愚钝的人也知道吃亏上当是倒霉的事,受骗之后吃亏了,只不过多寻思一会儿罢了。食言即是撒谎。心理专家指出,撒谎是不健康的心理活动,是可耻的,可能严重地伤害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为人还是老实诚恳守信为上,纵观古今,无论是机遇机会,还是命运时运,都不会亏待老实诚恳讲究信用之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