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2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塑化剂事件呼唤公正第三方


  自个人投资者“水晶皇”在香港公开送检挑战茅台后,茅台又公布了更多的检测报告作出回应。这一轮交锋中,“送检门”成了罗生门,质疑者是否就是做空者本身,也令人难辨真假。就在此时,北京中能兴业投资咨询公司送检的11种白酒样本,更将五粮液、洋河等卷入塑化剂超标的旋涡中来。

  直到目前,都是两方在较量,投资者找不到一个可以信服的第三方报告可以依靠。权威质检部门不说话,证监会不说话,市场的不规范难道只能由投资者买单?

  那么“送检门”事件究竟是不是一个做空阴谋呢?

  “说一个人是否借爆料做空,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这个证据当事人和监管部门之外的人手里不可能有。但从酒鬼酒事件到现在的茅台引火烧身,如果真有人想做空,倒的确是大有可为的。”一位私募人士表示。

  事实上,在市场一味讨伐其空头身份之时,更多人看到的是规则漏洞为投资者带来的伤害。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民生大事。

  A股有这么多的食品、白酒类公司,动辄百亿市值,腰斩的例子已经很多了,监管部门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流程来处理此类问题,提供一个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并对检测标准作出清楚表述。否则你方唱罢我登场,投资者对食品安全始终真相不白,融券机构将会大量抓住这样的机会,A股的黑天鹅还将层出不穷。

  上述私募人士还认为,监管层也不该对这样的事件坐视不管,应该尽快规范信息披露。上市公司的公告需承担法律责任,若能及时披露,投资者还是愿意相信的。若任由利空飞舞,做空者肆意砸盘,未来A股公司也将会出现因市场原因而借机发起的私有化,到时伤害的仍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华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