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2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线一品”构筑乡村旅游景观带
——四川省彭州市现代农业系列报道之三
□ 本报驻四川记者 蒋 君 文/图

  种都国际蔬菜产业园里硕果累累。

  记者在彭州采访时,不仅实地看到一个个精彩的现代农业项目,同时注意到,各主要公路沿线都布局了多种涉农产业形态,串连成一条条独具风情的乡村旅游景观带,成为成都市民郊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彭州市农发局副局长王代春对此的解释是:彭州位于成都北郊,拥有上风上水的区位优势,交通便捷,山清水秀,历来是成都市民喜欢郊游的好地方。彭州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充分利用这种区位优势,进一步打造新的发展优势。规划建设“一线一品”,构筑乡村旅游景观带,呈现两化互动 、产村一体、城乡共融、跨越发展的新景象,为彭州现代农业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北新线——都市农业示范带

  北新线以中国(彭州)蔬菜科技博览园为亮点、农产品物流为支撑、田园化绿色产业示范区为重点,推进以蔬菜为主题的一三互动,打造都市现代农业示范线。

  记者在北新线看到,位于濛阳镇清卓村现代农业及特色农业基地的北岛农庄生态农业观光园,已初具规模。整个项目投资将达1.2亿元。目前已完成项目一期核心区510亩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完成整理土地面积400亩、田型调整450亩和生产大棚建设;园区牌坊、水景观、广场、农耕文化博物园等目前正在进行主体施工;两个观光大棚已分别种植了各类特色新奇品种。

  同样位于北新线上的四川种都国际蔬菜产业园,规划占地3000亩,其中一期项目建设645亩,包括办公区、科研中心、蔬菜产业博览大厅、蔬菜种业工程技术中心、优势种苗高效繁育新技术试验示范中心(现代化育苗工厂)、蔬菜新优品种展示中心、蔬菜种业人才培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园(钢架大棚)、野生蔬菜繁育基地、国际蔬菜田园农庄等。整个园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彭白线——生态旅游产业带

  行进在彭白线,你可以看到,特色园区与生态休闲观光产业星罗棋布。新兴镇阳平村正在建设4000亩生态楠竹产业基地,打造道教养生产业基地和生态竹海公园。小鱼洞草坝村正在建设1000亩猕猴桃主体公园。小鱼洞太子村正在建设1000亩生态猕猴桃休闲观光园。通济黄村正在重点打造2000亩集特色花卉、循环农业、立体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展示、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生态猕猴桃产业是彭白线上的突出亮点。小鱼洞董坪村、草坝村、大楠村等地已建设4000亩猕猴桃资源基因库与科研示范基地。龙门山国坪村,小鱼洞太子村、大湾村,通济镇姚家村、花溪村、双杨村,丹景山东河村等村,是重点建设的万亩有机猕猴桃产业基地。小鱼洞董坪村、大楠村、江桥村正在建设万亩绿色食用竹生产基地。新兴镇阳平村、龙怀村、断山村正在建设3000亩白樱桃产业基地。

  特色蔬菜产业基地同样遍布彭白线。隆丰镇重点建设万亩绿色大蒜产业基地,打造大蒜特色镇;天彭镇为核心建设万亩茄果类、叶菜类无公害蔬菜基地;致和观泉为中心建设1000亩鱼腥草生产基地;以致和京果村为中心建设万亩无公害葱蒜生产基地;同时,投资7100万元的建稚蔬菜配送中心及直销店建设项目,也在彭白路天彭镇建设蔬菜采后配送中心。

  小夫路——中法风情观光带

  如今在小夫路,已布局众多乡村旅游相配套的涉农项目。通济镇筒西村有生态农业观光园;涧安村有竹柳产业园;梓柏村有机农业产业园;天生桥村有猕猴桃科技观光园;白鹿镇白鹿村有高山花卉产业园,以发展高山特色花卉苗木为主,现已完成种植大波斯菊等草本花卉5万盆、杜鹃5000株、点播天竺葵2.1万粒;还有以玫瑰等观赏花木为主的水观玫瑰农庄等。

  蒲新线——猕猴桃世外田园

  蒲新线蟠龙谷猕猴桃世外田园由成都佳惟他农业有限公司投资,目前园区流转小石、庙坪2个村10个社的土地4000亩,未来将建成集农业观光、农业体验、运动休闲、科技研发、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一三产业互动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其他项目有投资5000万元的磁峰镇小石村猕猴桃、旅游开发、新产品研发项目;投资3200万元的磁峰镇皇城村金银花、苗圃、加工项目;成都西攀农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的磁峰镇蟠龙村猕猴桃、旅游开发项目。

  该线上的鹿鸣荷畔园区,已形成鱼藕共生产业及鹿鸣荷畔乡村游休闲产业,在安置点的外圈浅丘发展食用菌、金银花、蘑芋产业,外圈山地发展“三木”药材、干果、猕猴桃产业,实现了现代农村和现代农业和谐相融。

  S106线——名特水果与中药材示范带

  该线的桂花镇三圣村种养循环项目,已流转土地110亩;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已批复;项目5月开工,年底前将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和一期项目建设,明年3月份完成一期工程、建成投产。

  投资4000万元的桂花镇天开莲花山森林公园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入口景观建设,建成基础道路3公里;完成了景观园区1200亩乔木及花卉栽培工作,种植树木、花卉8000株。

  丹景山镇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6515亩。

  葛仙山镇彭州弘大万亩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基地已规模流转土地12600多亩,发展社员1218人(户),建立标准化生产园区12个,种植红阳、海沃特、金艳等优质猕猴桃8540亩,投入4400多万元。

  熙玉生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总面积15000亩,核心面积7313亩,已引进业主14个,流转土地6800余亩,发展水果4600余亩,建成农家乐29家。敖平镇已建立6万亩川芎标准化生产基地。占地100亩的川芎城,包括川芎交易区、仓储区、初加工区和服务区。

  以福建三明市援建的珍稀食用菌试验试范基地为中心建设的红岩镇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向周边自然辐射面积5000亩,将形成协会办公、试验示范、培训、食用菌综合贸易市场、木耳栽培废料加工处置等5大功能区。蜀水荷乡万亩荷塘生态观光园已完成观赏藕引进和种植,莲藕种植面积达6000亩。

  冷水鱼——兴起特色旅游休闲带

  目前彭州水产养殖总面积为3500余亩,其中水库1900亩,池塘1600亩,流水养殖面积40000平方米。全市商品鱼基地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全市共有冷水性和鲟鱼类养殖及加工龙头企业五家,建设流水鱼池40000平方米,全市冷水性和鲟鱼类产量达到800吨,产值达2400万元,年繁殖冷水性和鲟鱼类苗种1000多万尾。带动周边以冷水鱼、鲟鱼为特色的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业50多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