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经商,经商,进货第一桩。采购是超市企业进行商品销售、物流配送和实现盈利的前提。超市营运也要求超市企业必须是先进货而后才能为消费者提供售货服务。
毋庸置疑,售货是超市经营的核心目的,为达成这一目的,超市的采购部门就必须在“买货”上下一番功夫。采购数量不当、商品品质参差、成本价格过高都会阻碍商品的正常销售,即使质量好、价格低,如果数量不当或储存过多也都有可能造成资金占压和商品的滞销。
超市离开了科学合理的采购,正如油灯离开了燃料一样,在一定意义上讲,销售是灯,采购是油,一天不亮,就要加油。那么,这“油”应该怎么个加法呢?总体而言,有以下三个原则供中小超市企业在实施采购计划时参考。
采购服务销售
“买货”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卖货”。采购过程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让采购行为时时刻刻为市场销售服务。有道是,卖什么,买什么;卖多少,买多少。买进来的货要保证能够卖得出去,才是买手能耐大小的表现。在超市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进销失调、商品脱销或是积压之类的情况,要避免进销脱节、货不对路、供不及时之类的情况发生,就必须要使采购为销售服务。
采购结合销售
在超市企业统一的运筹指导下,将采购和销售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减小资金流动、降低采购风险,而且能够提高采购效率、减少采购成本。
采购结合销售,使中小超市在采购时很奏效的招数,如果运用得好,就是实现“勤进快销”的预期效果。一方面,企业的决策层应根据超市、商品、交通运输条件、供应商所处区域以及采购的方式和销售任务的大小等情况,综合考虑采购进货的批量和批次,找准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另一方面,具体的采购行为要做到在圈短的周期内,实现小批量、多品种、低价格、高品质的采购要求,做到数量和时间的统一、周期和批量的统一。
采购促进销售
灵活的采购策略往往能够促进、带动商品在超市卖场的销售。所以,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超市买手要灵活多变、随机应变,通过不同的渠道通路,增加商品的宽度和广度,促进商品在当地的销售。
除此以外,商品的采购还要从超市的全局出发,整体考虑、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