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人”潜入
洽洽瓜子是大家熟知的一个品牌。近期,一名记者以打工者的身份应聘进入安徽合肥的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现洽洽瓜子装袋前用香精喷,香精生产日期也存在问题。
该记者应聘成功后,该公司并没有要求记者及其他员工办理健康证,也没有统一做体检。然而车间内贴着的规章制度上写着“员工应办理健康证,不能有不适宜参与食品生产的禁忌症”这样的内容。入职十多天,一直都没有接到要求办理健康证的通知。
流程不规范
在香瓜子煮制区,两个工人用小车将葵花子拉到车间门口,另外两个操作工人每人搬了一袋葵花子来到大罐子前,将葵花子倒在里面,一共往里倒了十几袋,后来铁罐中还溅出了黑色的水。“一袋葵花子90斤,一罐能装0.7吨。”一位工人说。
但是工人往罐子里装瓜子,却没有看到工人换水。一位工人表示,煮葵花子的各种配料都在罐子内,煮一罐就倒一次水很浪费。“煮完一次后会排出一部分水,然后放进一部分清水,这样既能节约水,还能保证配料的浓度不会太低,等到浓度低到规定的标准时再重新加料。”
在生产车间,该记者负责将生产出来的香瓜子用尼龙袋装好,并放到仓储区。给瓜子装袋前,该记者看到有个小型喷枪不断喷出来白色的雾。同组的同事叮嘱告诉他,这是香精。“这个喷头你得一直盯着,如果不喷了,就得到那边换一桶香精。”机器旁放了三个乳白色的小桶,写着“香精放置处”。
香精桶上本来有标签,现在上面又贴了一个白色的标签,写了名称,生产批号,以及保质期等。原厂贴的标签,是由上海一家香料公司生产的。原厂贴的标签上注明生产日期是2012年7月,但是新贴的标签上却注明2012年11月,相差了整整四个月。
公司回应
针对洽洽瓜子存在装袋前喷香精、员工不办理健康证等安全隐患一事,洽洽食品发声明称,公司产品所使用的食用香精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当地质监部门也到现场进行检查,排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而煮瓜子过程中,煮完瓜子的水不是一次性换掉,而是重复使用,该公司解释,公司是国内首例改“炒”为“煮”的瓜子生产企业,洽洽香瓜子生产工艺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其中的煮制用汤料液不是只添加水进行煮制,在水中还添加了甘草、茴香等多种草本香料,有益人体健康。在煮制过程中,一锅瓜子不能将汤料液中的中草药成分完全吸收,根据企业工艺规范,汤料液可循环使用。
公司有明确规定,生产车间员工需持健康证方可上岗,在制度执行过程中,由于管理疏忽,造成5名员工健康证未按公司制度要求及时办理的情况,现在已经完成健康证的补办,并对相关人员作出了严肃处理。
(卜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