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12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管理层不明朗、主业不振
两面针昔日辉煌难再?


  12月1日,是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朝梅第二届任期届满的日子,虽然多方猜测管理层可能发生变革,不过,两面针董事会办公室相关人士近日表示:“目前没有换届公告出来。”而两面针内部人士也对记者透露,“可能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

  现年59岁的马朝梅从2008年起出任两面针董事长,虽然受命于两面针管理层动荡之际,但是按某业内人士的说法,马朝梅的出现,除了稳定两面针管理层,业绩方面乏善可陈。某日化专家认为,两面针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理层老化。两面针公司高管都由政府任免,不一定了解市场的情况和企业的经营。

  两面针2012年前三季度,两面针净利润仍亏损153.5万元。近几年,出售中信证券股票成了两面针的主要利润来源。

  

  主业萎缩

  其实,大约从6年前开始,两面针牙膏业务就开始出现下滑的迹象。

  据两面针公告:2006年,两面针牙膏销量达到上市以来的最高点,销售额达3.12亿元;2007年,牙膏收入下降至1.78亿元;2010年,进一步降至1.01亿元的低点;今年上半年,两面针牙膏收入仅0.46亿元,市场占有率不到1%。

  某日化行业资深人士认为,两面针的陨落,内因是关键。2005年,两面针在牙膏领域占据全国第三的位置,凭借这样的起点,假如后继发力得当,还是存在很大的市场机会。

  据两面针销售公司前高管介绍,在牙膏业务上,两面针曾经有过做高端的计划,但由于当时激烈的竞争环境和两面针自身的一些问题,导致走高端渠道计划失败,两面针牙膏的核心渠道不得不从KA系统转向批发渠道。“现在,两面针的产品基本上被挤向了三四线市场。”在两面针的根据地广西本地市场,两面针牙膏也萎缩得比较厉害。

  上述高管表示,在流通渠道,两面针做得也不出色,“两面针做流通货价格控制得不好,导致经销商利润过低。”他认为,在流通领域,两面针面临严重的产品老化问题。虽然两面针一直都想突破,但品牌成长性一直没有找到好的突破口。

  KA系统比较考验整个企业的服务体系,牙膏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云南白药是走高端路线比较成功的品牌,成长性非常好,利润也高。云南白药等走高端渠道的产品毛利率可达90%左右,而两面针的毛利率仅40%,除去营销渠道费用,经销商所赚无几。

  2012年中期财报数据显示,两面针日化产品营业收入为2.1亿元,毛利率13.8%。同期,云南白药生产经营口腔清洁用品的健康产品有限公司实现收入7.54亿元,2011年该数字超过11亿元。在目前150亿元左右中国牙膏市场中,云南白药牙膏占比约7%。

  大牙膏的萎缩已成事实,在两面针经营的小牙膏上还算不错。在南方城市以及中低端快捷酒店中,两面针小牙膏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某业内人士认为,相较而言,小牙膏的利润比较薄,不足以支撑两面针牙膏业务的发展。

  

  八大板块失误多

  行业内认为,两面针的市场占有率一直萎缩,主要原因是没有专注主业,在投资领域费心思过多。

  2010年,在两面针成立30周年庆典上,马朝梅高调喊出,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二次创业”,以做强主业、做大纸业为战略规划,全面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现有日化、精细化工等“八大产业”的发展。

  目前,两面针涉足的“八大产业”包括:口腔护理用品产业、洗涤用品产业、旅游用品产业、生活纸品产业、医药产业、精细化工产业、制浆造纸产业和房地产业等。

  前两年从两面针离职的某高层表示,两面针一直希望借多元化翻盘,只是效果不佳。2007年,两面针参股的7家公司中,有5家亏损;2008年,两面针控股及参股的8家公司中,亏损占6家;2010~2012年,两面针9家控股公司中亏损的有6家。

  两面针全面撒网的多元化战略并不成功,很多业务板块成了名副其实的“赔钱货”。

  2009年3月11日,两面针发布公告称,拟以2.2亿元投资组建柳州两面针纸品有限公司。据信息披露,重组之前,柳州造纸厂已是亏损累累,在收购前的2007年,柳州造纸厂净利润为-3364.36万元。

  两面针在接手柳州造纸厂之初,计划用6年时间对造纸业务进行整顿改造,使其成为公司除牙膏业务之外的“第二翼”。但是,根据报表,造纸厂不仅没有成为两面针腾飞的“第二翼”,反而成为两面针的亏损大户。

  业绩公告显示,收购后的第一年,两面针纸浆及纸品业务亏损高达2376万元;仅今年上半年,纸浆及纸品业务的亏损就达2632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两面针多元化让人诟病的是,其投资的各产业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关联性,主业与副业、副业与副业之间关联甚少,战线拉得过长,面对的竞争更多,企业的实力被分散,抗风险能力被大大地削弱。

  此外,两面针涉及的多元化业务多为周期性长的产业,难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面临的风险更大。

  

  未来如何走?

  作为柳州的纳税大户和代表企业,两面针的兴衰牵扯面广泛。长城证券的分析师认为,考虑到公司上市以来业绩较为低迷,从未在二级市场中进行再融资,不排除未来柳州市产业投资公司将优质资产进行注入的可能。

  2011年1月11日,两面针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柳州市国资委持有的两面针8336万股权(占两面针总股份的18.52%),被无偿划转给柳州产投公司,柳州市国资委不再直接持有两面针股份。

  虽然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但是,柳州产投公司被定位为柳州市重要的产业类投融资平台之一,可以充分利用国有优质资源进行投、融资工作,为工业、新兴产业等有潜力的项目筹集资金。

  该分析师认为,两面针作为柳州产投公司旗下惟一的上市平台,两面针未来有可能成为股权投融资的平台。而且,两面针的造纸和捷康制糖的收益期临近。该分析师还认为,两面针未来的反转主要看造纸和捷康。

  另外,专家认为,两面针还拥有北部湾银行1亿股(入股价2元)和柳州银行1000万股。近几年,北部湾银行的经营规模迅速提升,并在积极谋求上市。一旦北部湾银行成功上市,两面针又可享受投资带来的收益,可缓解业务亏空带来的资金压力。

(彭甜甜)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