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现有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精品园区27个,粮食生产功能区34个,总面积4万亩,共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930多个,以柑橘、杨梅、茶叶、西兰花四大传统特色为主导,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600多家。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重要的为农服务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三农”的桥梁和纽带,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中,临海市社创新思路、发挥优势,主动对接、融合、服务现代农业,并在助推发展中壮大自己。
对接涉农部门
成为“两区”建设重要力量
供销合作社对接服务现代农业,除了供销合作社的自身优势外,更需要其他公共资源的配合。为此,临海市社以“三位一体”为平台,以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建成多位合作的综合服务体系。
组织新型合作经济服务体系。以“农民需求就是供销合作社的追求”为目标,从生产、技术、融资等各个环节入手,在全省率先构建了以农民专业合作为主体、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农村信用合作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服务体系,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农户的欢迎。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信用联社合作,创建“一点一卡一服务”惠农服务体系。“一点”即供销合作社的生产生活资料网点,“一卡”即农联社的丰收小额贷款卡,通过把点卡对接起来,农户持贷款卡无需办理贷款手续就可以在授信范围内的网点上刷卡消费,目前已发放丰收小额贷款卡4.06万张,授信总额20.29亿元;建立了临海市农信担保公司,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截至2012年9月,累计为专业合作社和“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与现代农业园区)融资担保6810万元;与农信社、邮政银行等合作建立“助农取款服务点”,实现农民不出村就能领取养老金的夙愿,破解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与农业部门合作,共同抓好服务现代农业。一是联合制订的“实施办法”,明确部门的工作职能,建立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解决在现代农业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鼓励供销合作社以农资综合服务为主的技术服务,开展统防统治,实施农产品源头管理;三是明确供销合作社对接“两区”的网点建设在政策和项目上予以倾斜和扶持。
创新供销合作体制,与“三力”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成立了全国首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组建的永丰基层社,并建立了生产资料超市、农资服务中心、农产品市场、冷链储藏、基地建设等项目,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更好更直接的服务平台。
对接农户需求
成为农资综合服务主导力量
供销合作社参与现代农业,必须发挥服务资源优势,把握农户需求,变“卖农资”为“送服务”,将农资综合服务向现代农业延伸,实现与农民零距离对接。
建立服务网络,实现全方位服务。针对全市现代农业的布局,及时调整农业生产资料服务经营网络,在“两区”内增设了5家“技贸合一”的农资综合服务中心,开设了庄稼医院,实行统防统治,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得到政府和农民的赞扬。
扩大服务内涵,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供应的优势,在“两区”开展产前培训、测土配方、庄稼医院、档案管理、放心配送等五大农技服务。截至2012年9月,与“两区”生产经营单位签订农资直供合同64份,覆盖面积1.22万亩,配送供应农资商品2500多万元;测土配方面积18460亩;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建立试验示范基地5个,面积2120亩;对“两区”种子种苗直供60多万元。
传授农业技术,提升服务水平。临海市社一方面按照不同生产季节开展田头讲课、村头农民会、农技服务月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培训32期,受训农民1703人次,接受咨询3050人次,发放资料6300多份;另一方面积极培训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组建起了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在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接“两区”项目
建设农业生产精品园
临海市社通过利用社有资本、经营管理、网络市场等优势,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整合全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资源,直接参与5个省级“两区”项目建设。一是在永丰镇建设800亩特早熟柑橘省级农业精品园项目,总投资800万元;二是在括苍镇建设2000亩省级毛竹产业农业综合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三是在涌泉镇建设700亩柑橘省级现代园示范区——临海市涌泉柑橘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920万元;四是在上盘镇建设西兰花1200亩临海市东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400万元;五是在括苍镇建设600亩省级蓝莓精品园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通过这些项目,开发并建成一批产品特色鲜明、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明显、体制机制新颖的农业精品园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对接自身网络
建成农产品销售主渠道
临海市社利用现代农业发展精品农业的良好契机,抢抓当前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良好机遇,加大网络发展力度和品牌建设进度,初步成为临海市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
一是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绿色山海农产品购销连锁网络的作用,用“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配送”的运行模式,扩大了与“两区”经营主体合作,增设“两区”鲜活农产品直销专区,实行“农超对接”。2012年1月—9月,公司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94家,增加销售500多万元,并在杭州果品市场增设2个销售网点,为产区农产品走出去,解决卖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完善电子商务网上农产品交易业务,探索发展供销农产品一卡通,以会员制的模式开展农产品订单配送,厨房净菜订单配送等业务,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三是结合“临海市西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建设,配套建立了“临海市西北农产品交易中心”。中心占地5000平方米,总投资500万元,服务功能有农产品加工、销售、储藏等,不到1年交易额就达1.2亿元。
从临海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可见,作为县级社,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服务现代农业中,要学会借势,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三农”工作,供销合作社要主动对接服务,政府、领导都会重视和支持;要学会借力,要搞好部门合作,借其他部门优势为供销合作社所用;要在对接服务中发展壮大自己,为农服务是所有工作的中心,经济实力是开展服务的基础,两者是辩证统一并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