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采访两会的报名工作又快开始了,昨天在抽屉里找资料时,翻到了两枚政协会议首日封,这是王委员送给我的。
王委员是农业界别的一位政协委员,在前几年我采访两会的过程中,热情友好的他提供了不少新闻线索与帮助。
2009年我第一次采访两会时,采访的就是政协会议,主要采访目标是农业界别的委员。年轻记者“初来乍到”,经验不足,焦虑有余,常常是早晨七八点就赶到委员们的住地铁道大厦,“伺机”采访。采访的第二天早上,在从楼梯上,我遇到了刚吃完早餐下楼遛弯儿的王委员。
看到迎面而来的这位胸前别着委员小红牌的大叔,我立刻问他是否关注农村金融,并自报家门。恰巧王委员不但对农村金融很关注,还提出了关于“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进程”的提案,就此跟我聊了一个多小时。
第二年采访两会时,得知王委员又提出了加大渔业基本建设投入、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等提案,我又对此进行了采访。
转眼到了第三年,两会开始前一周的某天早上,我接到了王委员的电话。他说,自己对农民贷款难问题很关注,也在当地的农村地区进行了调研,打算写一个“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提案,“还想再听听常到基层采访的蔡记者的意见”。
电话中,我从农户自身情况、农村金融机构、政策补贴三个方面谈了谈自己的看法。两会间歇,又继续和王委员探讨了如何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那一年年底,王委员又打电话给我,询问近来我去全国各地的一线采访时,有没有觉得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了一些改善。
这几年采访了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带着充分调研后形成的议案、提案参会的代表委员有很多,但不带提案议案、只是来北京开个会的人也不少。而王委员始终把注意力“锁定”在关乎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上,认真履职的委员,令我由衷地钦佩,我们这段深厚的友谊持续至今,也正是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