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近期调研中发现,某些银行客户经理“新官不理旧账”现象较严重,这一现象导致了银行不良贷款新增,扰乱了银行的信贷秩序,损害了银行良好的社会信誉,还加重贷款客户的利息负担。究其成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管理工作粗线条,履行职责不到位。每当客户经理交叉换岗、调离本岗位时,只做形式上的交接,核实交出时的贷款余额、贷款笔数、贷款户数,但没有真正实现实质内容的交接,对某户某笔贷款是否存在不良隐患、是否存在违规现象均没有书面说明,致使新接交客户经理在日后管理中说不明道不白,造成贷款无从收回,形成不良或损失。
二是相互掩盖,法规意识淡薄。个别客户经理在接手信贷业务后,对前任客户经理的违规操作贷款不汇报、不检举、不处理,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没有认识到后果的严重性,致使违规贷款迟迟难以暴露。
三是检查考核不到位。一些基层单位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重视利息回收,忽视了贷款的流动性、安全性,使一些问题贷款不能及时被发现。
针对上述原因,笔者认为银行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解决好客户经理“新官不理旧账”问题:
首先,制定严密的交接管理办法。客户经理的交接工作要严谨认真,在办理交接时由移交人对所管辖的贷款逐户逐笔进行书面说明,分清责任,并由监交人监督,确保接任的客户经理顺利接交管理,避免推诿现象发生,使问题贷款及时暴露。
其次,加强责任意识,建立健全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支行应提高客户经理的信贷责任意识,杜绝“新官不理旧账”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严格执行贷款责任追究制度,绝不手软。
最后,加强贷款事后监督,防范信贷风险。各级支行应努力提高贷款事后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把日常的贷款监督工作做细做实,把贷款户的个人信用信息、抵质押合同、还款记录、贷款的占用形态及时反馈给客户经理,便于贷款的回收。此外,还要时刻抓好贷款事后监督工作,防范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