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国产奶粉需迈信任关


  从2013年起,我国调整包括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在内的780多种进口商品税率。关税下调,能否让“高烧不退”的洋奶粉价格降温?

  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1月至10月,上海海关关区累计进口乳制品31.8万吨,同比增长43.8%,进口均价为每吨3725.9美元,同比下跌8.1%。洋奶粉进口量增价跌,终端却轮番涨价,部分奶粉更是从过去的“半年一涨”变为“一季一涨”。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认为,关税下调对奶粉价格的影响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此次调整关税前,一些国家已经享有了最惠国待遇,本次调价主要影响的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其二,此次调价的只是特殊配方奶粉,市场份额不大。“关键在于,如果缺乏竞争,一些强势奶粉品牌又形成了价格联盟,价格就会长期保持高位”。

  数据显示,外资品牌在我国婴幼儿奶粉高端市场份额超过80%。面对外资独大、国产奶粉信任缺失等种种矛盾,洋奶粉的坚挺价格很难撼动。

  一方面是洋奶粉上演连环调价戏码,一方面却是国产奶粉想要夺回市场显得举步维艰。这是整个国产乳品行业在为前些年的信任透支“买单”,只要国产品牌潜心做好产品,提升奶源质量,终将重获消费者的青睐。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员宋亮认为,关税下调后,更多国外品牌奶粉将进入我国市场。面对市场竞争的挑战,国产乳业要增加奶源地的投入,降低因规模化不足而高企的原奶成本。有关部门也可短期适当加以补贴,并强化饲料、运输环节的品质管理。

  曹明是认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部门需要清理、完善相关标准,改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传统模式。企业应理性、虚心地接受消费者的监督,提高乳品生产和质检过程的透明度,通过提升自身的质量赢得消费者的选择。

(杨晓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