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香港举办的第三届亚洲农产品展销会上,由甘肃省张掖市供销合作社选送、甘州 “金花寨”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金花寨”小米,以每斤32元的高价被抢购一空,并与香港康富盈美国际有限公司签订了500万港币的代理销售协议,张掖润星生物科技公司与澳门盛明泰商贸公司签订了年销售1000万元的合同。无独有偶, 12月12日,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举办,在海南海口举行的中国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上,甘州 “金花寨”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海南新海源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年销售价值300万元“金花寨”小米的意向合同,与上海风之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年销售价值2280万元的“金花寨”小米的意向合同。
两次展会上,甘肃张掖市的“金花寨”有机小米、甘州高原夏菜、肃南小杂粮等23种农特产品获准布展推销,受到了多方客商的青睐。这都是张掖市社不断拓宽为农服务领域、促进农产品流通以及助农增收的一个缩影。
项目惠农战略助农增收
近年来,张掖市供销合作社认真履行职能,积极践行为农服务宗旨,努力恢复基层组织,加快传统网络改造升级,紧抓国家“新网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实施的机遇,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大力实施项目兴社、项目强企、项目惠农战略,发挥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农业、农民信任、熟悉经营的优势,积极领办和指导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拓宽为农服务领域。区社相继建成了6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分别是临泽县银先葡萄专业合作社1000吨恒温库示范项目、甘州区3000吨小米精加工扩建项目、民乐县泽仁养殖专业社1万只羔羊育肥新建项目、高台县慧丰现代设施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示范种植新建项目、肃南县圈坡小杂粮专业合作社小杂粮加工建设项目、山丹县山丹花服务专业合作社新鲜果蔬恒温保鲜库建设项目。同时建成“新网工程”项目11个:张掖市小河供销合作社农资配送网络建设、张掖市甘州区废旧金属交易市场建设、民乐县凯翔马铃薯公司万吨气调库建设、山丹县农副产品购销网络建设、临泽县农资配送中心建设、高台县农资经营服务网络建设、肃南县日用消费品及农产品批发收购网点建设、张掖市甘州区非金属交易市场建设、甘州区农资批发交易市场改造升级项目、民乐县农资配送中心建设项目,争取项目资金1539万元。这些项目的建成,培育出了以 “金花寨”牌有机小米、甘州高原夏菜、肃南小杂粮等为代表的优质农产品,在全市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营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项目带动,2012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加,销售总额15.41亿元,农副产品购销金额3.86亿元,实现利润402.6万元。供销合作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形象不断提升,实现了农民增收、购销扩大、资产增值、为农服务功能增强的目标。
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花寨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张掖市甘州区供销合作社参股创办的。合作社克服了当地干旱缺水劣势,利用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和旱地资源优势,从河北、山西等地引进10多个谷子品种,经试验、试种和推广种植后,使当地的谷子平均亩产量由原来的150千克增加到了400千克左右。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种植、加工、销售、贮藏一条龙服务,先后在安阳、花寨发展旱田谷子标准化种植基地,申报注册了“金花寨”牌商标,获得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合作社发展旱田谷子标准化种植基地15000多亩,入社社员达到1800多户,辐射带动农户5000多人,帮助当地农民亩均增加收入900元以上,年累计助农增收达1300多万元,实现了“劣势环境”发展“优势产业”的新突破,探索出了一条张掖市沿山冷凉灌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有力推动了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2012年,花寨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被张掖市人民政府评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圈坡小杂粮专业合作社是肃南县供销合作社参股、马蹄乡圈坡村五位农民创办的,是肃南县首批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小杂粮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其生产的产品小杂粮产品有黑豆、白豆、麦仁、炒面、青稞面等10多个品种,具有明显的少数民族特色。合作社生产的农作物凭借自然优势、天然雨雪滋润而成,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小杂粮以其作为原料加工而成的杂粮产品品质优良、营养丰富,食味独特,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疗保健作用。合作社产品于2012年8月注册了“祁源康”商标。由于生产的小杂粮产品品质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广阔的市场,产品销往张掖、青海等地,并与张掖市新乐超市、民乐万隆超市等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实现了农超对接。通过合作社统一销售优势,使该村小杂粮增创效益近70万元,增加收益近20%。
正是借项目带动战略的春风,张掖市供销合作社积极领办和指导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拓宽为农服务领域,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使得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形象不断提升,实现了农民增收、购销扩大、资产增值、为农服务功能增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