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墨:
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叫“正能量”。接触印顺法师不久,便发现他是一个“正能量”十足的人。而他对佛教与茶道的解读,也同样充满正能量,让我们明白也许将生活变得更好一点,心情变得更好一点没有那么复杂,是从诸多微小的成功经验积累而成。比如说,我泡好眼前这杯茶,我克服了一点偷懒的心,我跟朋友愉快地聊天……主动将事情往积极一面推动,也许就是正能量的开始。
茶的功能
我们不能说茶能够唤起所有的情感,或者提醒每一件事情背后所应该设定的道德底线。但至少说来,在一部分人那里,茶有这个功用。
有一次我去外地出差,在火车上看到两个结伴出行的年轻人,面对面坐着,却拿着手机,几个小时不曾放下,一句话不曾说。窗外是四月的美景,对面是同行的伙伴。直到下车,两人才终于抬起头,互相问一句:到站了吗?这多么可惜。在现代社会,电子产品这么发达,我们获得信息和交流如此轻易,这让现代人的心变得渐渐麻木了,变得不那么珍惜情感,不珍视人自身,而将大部分精力投射在虚拟的世界里,浮躁、急功近利。
佛教是“心”的教育,如“坐禅”、“念佛”等一系列修学的训练,都是使我们被红尘沾染的心变得安静、变得温柔、变得真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茶是很好的一个载体。古文的经书你可能看不懂,寺庙可能离你家太远你不愿去,但茶你总要喝的吧?这个喝茶的机缘,就是触动你关注当下、认识自己的一个很好的机缘,也是佛教传播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我们修学,其核心是“悲”与“智”。“悲”,即慈悲。在泡茶、喝茶的时候,你会想茶的来历多么不易,还会关照一起喝茶的人,将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心暂时放在他人身上,这就是培养慈悲品质的开始。而“智”即是智慧。我们喝茶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动作就是“放下”。放下杯子,你才能在杯子里倒上茶,才能喝到茶。喝完茶,你也要放下茶杯,放下茶壶,告别茶友,走出茶室,这才算是完成一次茶会。智慧就是随时放下的智慧。
修行从小做起
很多次跟居士们谈起修行,他们都认为修行是特别艰深,特别重大的一件事。其实真正的修行都不离开日常的生活,都是从小事做起。有人以为修行就是住在深山老林,远离社会,远离痛苦,但修行恰恰是不回避痛苦,还要全身心地感受痛苦,战胜痛苦,并时时刻刻以这种经历过痛苦的心来悲悯众生。拿我的师父本焕老和尚来说,老和尚在清朝光绪33年出生,那还是一个有皇帝的时代,他22岁在报恩寺出家,宝通寺受戒以后,前往扬州的高旻寺,在高旻寺一呆就是7年,没有出过山门一步,等他出山门的时候,发现扬州城已经不认得了。他发愿去拜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三步一拜,拜了几百里路,拜完五个台顶,在碧山寺(又叫广济茅逢)住了下来,一住就住了十年。这十年当中,他老人家用舌血和指血抄了20多万字的血经。1942年6月底,本焕老和尚闭关3年,在3年期间,阅读了大量的经藏和律藏,他为什么闭关?大家想一想,他老人家常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啊! 1948年,本焕老和尚在南华寺时常去亲近虚云大师,深得虚云大师信任,也就在这一年接了虚云大师的法,成为临济宗第44代传人。他一直重视禅堂仪规,1995年曾到台湾的灵泉寺传授禅堂规仪,老和尚当年在南华寺升座时,虚云大师以111岁高龄为之送座。本焕老和尚在南华寺做了8年的方丈,他说一个出家人,在哪里都能办道,在哪里都是修行,认为“种种烦恼皆我炼心之所,种种艰苦皆我修定之所”。
在末法时代,人身难得我们却得到了,佛法难闻我们也听闻了,善知识难遇我们还是遇到了。我们能够亲近佛法,亲近善知识,并且我们亲近的是能够真正点燃我们生命智慧的光明,能够彻底照射我们的生命,使我们获得真正的智慧和解脱,以感恩和包容的心面对社会,面对他人,面对我们的朋友,面对家人。从而改变我们自己,来改变我们的家庭,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来改变我们整个的社会。我们是佛教徒,我们是以佛陀为榜样,直接在这个世间,行走于这个世间,行走于我们的每一个家庭,行走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点滴。我希望我们从今天开始,时时刻刻能以佛教徒的身份来要求自己,以佛教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能向老和尚学习,能向古代的高僧大德学习,能向佛菩萨学习。他们也是人,我们也是人,他们可以作佛,我们也可以作佛。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但是,我们只要走路,都总有到家的时候,我们不管坐飞机,是坐火车,还是行走,都要坚持往前走,我们的生命不可能因为我们的悲叹,不可能因为我们的不如意,或者不可能因为我们的消沉,而可以停止不前。我们的生命不管我们愿意或者不愿意,时间都在一天一天地往前走,我们的生命都在一天一天地走向尽头。无常并不是我们夸夸其谈的那个,无常时时在我们左右,提醒我们远离恶趣,过有觉悟的人生。
印顺法师简介:
印顺法师,俗姓张,字源利,承佛门泰斗本焕长老衣钵为临济正宗第45代法脉传人。
2000年2月,印顺法师于深圳弘法寺礼本焕长老为师剃度,次年依广东云门寺佛源长老圆具。其于云门佛学院禅修班毕业,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市青联常委、深圳市佛教协会会长、广东省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客座教授。2008年10月,由本焕长老亲自推举印顺法师为弘法寺方丈。目前,他还兼任深圳弘源寺(宝安石岩)、大佛禅寺(深圳东湖公园)、华兴寺(东部华侨城)的方丈。
印顺法师传承了本焕长老的禅脉心髓,戒行清净,道风纯正,具足正信,勤修三学,具有智慧圆融的组织管理能力。先后任弘法寺监院、代方丈等职,在寺院管理和佛教文化对外交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弘法利生方面,他不仅擅长阐说经义、言传身教,更着重于身体力行。
近年来,先后编著出版了《弘法文库》之《行愿千里》、《构建“人文佛教”平台》、《徐云法师与鸡足山佛教》等书籍。
他主持策划的大型梵曲交响乐《神州和乐》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巡回演出得到广泛好评,在东南亚国家出访演出更是获得极高的评价,为佛教文化走出国门做出了难能可贵的尝试和极其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