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4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供销合作社监事会工作

□ 焦玉虎

  近年来,山西省太谷县供销合作社监事会积极深入基层,兴调研之风,充分发挥监事会监督职能,为理事会建言献策,在大力打造新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和服务“三农”中探索出了一些新途径和新方法。

  把握政策 当好宣传员

  监事会通过会议、座谈、研讨、文件和信息发布等多种形式,第一时间将中央一号文件提到的关于加强供销合作社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的新要求,及时传达到全县各基层社和企业,同时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县农民经纪人队伍进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培训和学习,这些举措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二次创业的热情。同时,利用供销网和农民经纪人网这些现代化的服务平台,免费为广大农民发布产品供求信息达数百条,成交额达数百万元。同时狠抓了科普惠农信息栏的建设,新增信息栏100个,覆盖率达65%。

  建言献策 当好多面手

  一是紧紧抓住供销合作社“根在农村、本在流通、质在合作”这一核心,主动融入政府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行列。监事会和理事会提出了“建立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促进现代流通业发展”和“发挥农民经纪人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建议以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三社互动(专业社、信用社、供销合作社)、实现多赢”的思路。二是建立社情民意网络体系,真正做到反映社情,集中民意。由监事会组织的30余名社情民意监督员经常深入各乡镇、村,同广大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了解和反映了新农村建设和“新网工程”建设中的诸多热点问题,为决策和建设者提供了立项、建设的第一手资料。

  协同作战 当好助推器

  一是加大县基网点改造,突显亮点。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始终是供销合作社重振雄风的一项形象工程和基础工程,关乎其生存和发展。目前全县3个基层社改造全部结束,改制中我们监事会主动参与了改制方案的制定,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积极向上争取改制政策和资金。2013年我们还将投资60万元对范村中心社进行开发改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事会将全力以赴配合理事会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主动调查研究,考察论证,保证前期工程的顺利开展。二是抓网络促流通,突显活力。从2006年到现在,监事会一班人从每个工程项目的立项到项目的具体实施,采取了全程跟踪、优质服务、有效监督,同时提出了“集中联片、整体提升、点上突破、面上推进”的工作思路,确保了新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的规范化和现代化运作。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并验收合格的物流配送中心有:太谷现代商贸日用品配送中心、太谷晋峰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在农村已建设各类农家店290个,覆盖全县9个乡镇和197个行政村。网络流通领域的生机和活力,使全县农村的流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流通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因此说“这不只是简单到农村开几家商店,而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一次革命。”

  助农增收 当好守护神

  一是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助农增收的引导者。截至目前共发展有规模的专业合作社2个。晋谷香米专业合作社就是在太谷县社监事会的有效监督、指导下发展起来的集种植、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为一体的示范专业合作社。近几年该专业合作社为提升产业化程度,对原有设备车间进行改造,拥有了半自动化生产线车间和相配套的保鲜冷库、烤房、产品展销厅及库房等860平方米,形成了以小米、壶瓶枣、核桃、长山药四大类产品36个小系列的经营格局。二是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成为助农增收的架桥者。2004年5月组建的太谷县农民经纪人协会现已吸收会员105名,在发展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同时,我们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请知名专家教授,对全县农民经纪人进行培训,全面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接受过培训的这些农民经纪人把所学运用于实践中,活跃于农副产品购销领域,带动了广大农民实现增收致富,2012年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2.65亿元。三是掌握动态,做好春耕备耕的守护者。监事会积极配合理事会,组织专人下乡到各企业销售网点进行检查,同时明确了“三大责任”:一要保证化肥货源不断档、不脱销,让农民朋友感到宽心;二要保证农资企业不搭车、不涨价,还要让利销售、送货上门,让农民买得称心;三要保证化肥质量,严格把好进货关,让农民朋友用得放心。截至目前,已购进各种化肥2万余吨、农药30吨、农地膜100吨,可有效满足春耕农业生产需要。

  民主管理 当好主力军

  一是抓改革,促和谐,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在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中,基层社在改制中的遗留问题仍然是“新网工程”有效推进的屏障。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基层社社有资产,产权还不明晰,没有实现机制转换,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还存在有位无责,有地无实的现象,特别是土地确权问题成为当下各基层社面临的主要社会矛盾。针对这些状况,县社监事会提出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模式,改革思路清晰,效果明显。比如胡村镇朝阳村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的改制,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在县监事会的努力下,在该村村委会的大力协助下,朝阳村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产权明晰,体制合理,便民店和农资店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我们在该村调研时,该村供销合作社负责人、现在的农家店经理胡秋林深有感慨地对我们说:“现在体制顺了,人心亮了,更重要的是老百姓买卖东西方便了。每天我只需提供所需商品清单,连锁店就会直接送货上门。同时我们也会根据村民所需来调配货品,保证他们足不出村就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现在,尽管利润不是太高,但销售额一天高过一天,俺家的日子也一天好过一天。”二是培育发展品牌企业。太谷金牛商城在县社监事会指导下发扬“坚持创优服务环境、构建和谐商城”的优良作风,生意越做越火,人气越来越旺,年销售达2600万元,实现经济效益50万元。2012年,被省消协、市、县工商部门授予“诚信单位”、“文明市场”、“放心消费单位”。三是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监事会紧紧抓住当前发展现代流通网络这一大好时机,突出六项服务为三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制定了“太谷县供销合作社行业行为规范准则”,并多次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会,直接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解答群众疑难。同时运用法律手段加大了对涉及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购销、加碘盐、烟花爆竹等的经营监管力度,为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正视问题 当好参谋长

  调研中我们明显感到“新网工程”建设有几个突出问题:一是网络建设显然不平衡。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和日用消费品经营两个下行网络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农副产品收购和再生资源回收两个上行网络建设发展缓慢。二是便民店建设显然不高档。绝大多数的便民店仅限于简单的装潢,开架销售,其进货渠道、管理方式、营销手段、利益机制等与曾经的“小卖部”差别不大。三是物流配送显然不到位。目前除日用品和化肥配送有了一定基础,支撑便民店的,仍然是松散的、零星的、自主的批发业务,而不是现代快捷、规模经营、成本低廉的物流配送服务,便民店经营成本高、利润少、风险大,商品安全性差。四是产业链条显然不衔接。网络建设中节点建设多,形成线、面的少,没有真正形成产、加、销或终端、配送、物流、仓储、运输等系列化链式发展,单打独斗多,企业投资少,产业规模小,经营成本高,抗风险能力不强。五是服务功能显然不健全。单纯的买卖关系无论如何都造就不出为农服务的强大功能,更谈不上综合服务。一网多用、一店多能只存在于极少数地方,还没有大面积铺开。六是人才队伍显然不壮大。“新网工程”所需的理论研究、规划设计、连锁经营、各类专业网络和配套人员,如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中的农副产品流通加工环节的工程技术人员、检验检测人员、信息网络人员等严重短缺,使得供销合作社面临现代经营网络各类人才短缺的严峻形势。七是组织机构显然不完善。从监事会组织机构建设来看,从2011年起县监事会主任一职不到位,领导长期缺任,使得监事会机构一直得不到完善。八是“三社”互动显然不协调。合作社、信用社、供销合作社作为服务“三农”的经济组织,目前供销合作社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力度还不大,信用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还不足,“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三社互动、实现多赢”的氛围还不浓厚。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谷县供销合作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